题一笑庵 其一
旋转茅茨蔽雨风,土床蒲荐自雍容。
荣枯过眼人间事,尽付山僧一笑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风飘荡的茅草屋遮风挡雨,用蒲草铺成的床铺十分舒适。
人生百态如同花开花落,都化作山中僧人的会心一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一笑庵:标题“一笑庵”指一处修行场所,本诗为此场所的题诗。“一笑”常用于禅宗文化中表示超脱世俗纷扰的笑意。
2. 释怀深:诗人名字,元末明初的一位僧人。
3. 旋转茅茨:旋转,转动;茅茨,茅草屋。此句意为茅草屋在风雨中摇曳不定。
4. 土床蒲荐:土床,用泥土铺成的床;蒲荐,用蒲草编成的垫子。这里描绘简陋而自然的居住环境。
5. 雍容:气度高雅,从容不迫。这里是诗人自嘲的修辞手法,表示自己在简朴环境中依然安然自得。
6. 荣枯过眼人间事:荣枯,植物的生长与凋谢,这里比喻人生的兴盛与衰败;过眼,短暂,转瞬即逝。这句话意味着诗人看透了人间的兴衰成败,认识到一切都是短暂的。
7. 尽付山僧一笑中:山僧,指居于山中的僧人;一笑,表示超脱的态度。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将所有的世间烦恼与困扰都看作是笑谈,表达了超然物外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感悟人生后的内心世界,即一颗看破红尘、超脱世俗的心。首句“旋转茅茨蔽雨风”展现出诗人眼中的简陋住所,屋宇倾颓,茅草飘摇。而在这偏僻的山间寺庙里,他心怀感激地享受着“土床蒲荐自雍容”的安稳生活。之后两句,诗人在描述自然界的荣枯更替时,强调了人生百态的无常性。面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将其视为一场戏,都将付笑山中僧人。至此,我们看到了诗人以悲悯和超脱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显得自然而洒脱。整首诗展现了诗人胸怀广博、卓然不群的风采,以及他看待生活的独特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一笑庵 其一》是南宋诗人释怀深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1194年)。在宋朝这个时期,理学思想逐渐发展成熟,士人纷纷寻求内心平静的途径。许多文人士大夫在山水之间找寻生活的乐趣和心灵的寄托,而这种风气在当时非常盛行。
在这一时期,释怀深曾任地方官员,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一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他在这首诗中以“一笑”为象征,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蔑视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他以老庄哲学为基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理解和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