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三

标题包含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三
外监嗟已远,吾犹识其孙。 森然见孤韵,辨作悬河翻。 低头向萤窗,有类鹤在樊。 讐书五千卷,字字穷根源。 颇携未见书,过我樵无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外面回顾过去的岁月已经很远了,但我仍然记得那个人的孙子。他出现在人群中时显得独特出众,就像滔滔不绝的辩才。他的头低垂,面对萤窗,像一只白鹤被束缚在樊笼中。他反复阅读那些书籍,把每个字都理解得深入透彻。他还带来了一些未见的书,经过我的身边,如樵夫烧无烟煤一般宁静淡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外监:即指外朝的谏官、监察官员。 2. 吾犹识其孙:表达作者虽远离官场,但仍关注时政。“孙”此处可以理解为后代、继承者。 3. 森然见孤韵:表达欣赏对方才华和个性的赞美之情。"孤韵"在此寓意才情出众,别具一格。 4. 辨作悬河翻:意味着表达力强,如悬河之水流泻不断。 5. 低头向萤窗:借用萤火虫照亮读书的环境,以此表达对学识的追求和勤奋的态度。 6. 有类鹤在樊:用笼中之鹤喻指束缚自己才能的人事环境。 7. 讐书五千卷:"讐书"意为校勘书籍,这里是对对方博学多才的肯定。 8. 字字穷根源:表示对知识的钻研深入到了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 9. 颇携未见书:表示自己带来了不少罕见的书籍。 10. 过我樵无烟:意指他造访作者的住处时,就像是来无烟的樵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秋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思。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对友情的向往,表现出了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己学问的自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程俱在秋夜时分抒发自己胸怀的诗歌。诗的创作时间为1137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江山破碎、战乱频仍。作者程俱(1078-1144)生活在这样一个时局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他的生活也饱受战乱的困扰。然而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致力于诗词歌赋的创作,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在面临家国之悲的同时,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通过诗词抒发忧国忧民之心,如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诗人。此外,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朝政腐败,对外敌入侵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疆土丧失严重。这些都给程俱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使得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沉重的哀伤和对国家的忧虑。 在这首诗里,程俱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他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个鲜明的形象:一个满怀心事、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这既是诗人自身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缩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