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寓宿洞霄

标题包含
寓宿洞霄
窈窕门前九锁山,琮琤石角千层水。 白云影里阅群仙,风断木犀香未已。 我从青城大面来,羽衣驾鹤欣相陪。 五峰去此在咫尺,肯惜杖屦时徘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家门前有九座被锁住的青山,清澈的石角旁流淌着层层流水。 我在白云中与其他仙人一起阅览天地,风中飘散的木犀花香仍未消散。 我刚从青城的宏伟之地归来,幸有羽衣和驾鹤陪伴我。 距离五峰不过咫尺之遥,我愿珍惜机会经常来这里徘徊。
去完善
释义
1. 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 2. 九锁山:指洞霄宫前的九座山峰。 3. 琮琤:形容石头撞击的声音。 4. 白云影里阅群仙:指在白云之中与仙人交往。 5. 风断木犀香未已:指风吹不散桂花的香气。 6. 青城大面:指四川青城山和大面山,是释宝印和尚修行的地方。 7. 羽衣驾鹤:指身着羽衣的仙人驾驭仙鹤。 8. 五峰:指五座山峰,这里指洞霄宫周围的五座山峰。
去完善
赏析
《寓宿洞霄》是宋代诗人释宝印的一首描绘山林隐逸生活的诗。诗中,作者以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林画卷。 首联“窈窕门前九锁山,琮琤石角千层水”,通过描述洞霄观门前九锁山的美丽景象,以及千层水流淌在山间的石头上发出的琮琤声,营造了幽深静谧的氛围。 颔联“白云影里阅群仙,风断木犀香未已”,进一步描写了山中景色的优美。在白云的映衬下,群仙的形象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仙人的传说;而随风飘散的木犀花香,则给这宁静的世界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 颈联“我从青城大面来,羽衣驾鹤欣相陪”,表达了作者自己从青城山来到洞霄观的欣喜之情。他穿着羽衣,驾驭着仙鹤,与群山为伴,似乎已经融入了这个仙境般的世界。 尾联“五峰去此在咫尺,肯惜杖屦时徘徊”,则暗示了五峰就在不远处,作者并不吝惜徒步探访的心情。在这里,他不仅领略了洞霄观的美丽景色,也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人的宁静与满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寓宿洞霄》是宋代著名僧人释宝印所作。释宝印在禅门中声望甚高,为洞霄宗的高僧,尤擅律诗和颂古之作,以才情闻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洞霄山上的修行生活,展现出诗人隐逸出世的情怀和高洁品质。 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和发展。释宝印作为僧侣文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广泛结交文人墨客,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并以其诗歌才华受到世人推崇。 在这个时间段内,释宝印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在不同的地方云游参学,遍访高僧大德,丰富了内心世界。在洞霄山上,他体验到了隐逸的宁静与超脱,因此创作出许多像《寓宿洞霄》这样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禅宗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