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东
冥得机心岂在僧,柏东闲步爱腾腾。
免教世路人相忌,逢着村醪亦不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柏东】: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北省中部地区。
【司空图】:唐代著名文人,诗人。
去完善
赏析
《柏东》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司空图在柏东漫步时的心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超脱世俗纷扰、享受自然宁静的心境。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冥得机心岂在僧”一句,表现出自己对尘世纷争的无动于衷。紧接着的“柏东闲步爱腾腾”则描述了他在柏东闲逛时的悠然自得。最后两句“免教世路人相忌,逢着村醪亦不憎”意味着诗人并不在意他人的嫉妒,即使遇到普通的乡村酒也不觉得厌恶。整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淡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柏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所作,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司空图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和人生波折。他曾在朝为官,后因不满权臣李石的专权而辞官回乡,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这段时间的遭遇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与此同时,唐宣宗在位时期,唐朝社会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宦官权势日盛,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这种时代背景使司空图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作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唤起人们的反思。
在《柏东》这首诗中,司空图通过对柏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傲然独立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坚守信念,不为世事所动的决心。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司空图的人生态度和诗歌才华,也成为了唐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