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即事 其一

标题包含
即事 其一
欢悰凭浅酌,衰相怯单衣。 诗向贫中好,春从雨际归。 气寒忧麦瘦,桑湿恐蚕饥。 豫学田园计,他时恐愿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快乐需要浅浅地品尝,而衰老的身体则害怕单薄的衣物。贫穷的生活中反而更容易找到诗的乐趣,春天总是在细雨中悄然归来。天气寒冷让人担忧小麦的生长,桑树湿润又担心蚕宝宝挨饿。提前为田园生活做准备,但将来可能事与愿违。
去完善
释义
1. 欢悰:快意,欢乐的心情。 2. 浅酌:慢慢地喝酒。 3. 衰相:老态龙钟的样子。 4. 单衣:一件单薄的衣物。 5. 诗向贫中好:在贫困的时候写诗反而更好。 6. 春从雨际归:春天随着雨水一起归来。 7. 气寒:天气寒冷。 8. 麦瘦:麦苗因受冻而枯萎。 9. 桑湿:桑叶因为湿润而被损坏。 10. 蚕饥:蚕因为桑叶受损而无法食用。 11. 豫学:预先学习或准备。 12. 田园计:务农的打算。 13. 他时:将来某个时候。 14. 愿违:意愿不能得到满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即事 其一》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他在贫困生活中的忧虑和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的开头,“欢悰凭浅酌,衰相怯单衣”,诗人以饮酒和衣着为切入点,展现出自己在贫困生活中寻找快乐的心态和对衰老的恐惧。这里的“欢悰”指的是欢乐的心情,而“浅酌”则是小酌的意思。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诗向贫中好,春从雨际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盼。诗人认为,贫困生活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而春雨的到来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在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紧接着,“气寒忧麦瘦,桑湿恐蚕饥”,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对小麦生长和蚕儿喂养的担忧。诗人以关心农事的细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情感在“豫学田园计,他时恐愿违”两句中得到深化,诗人表示自己一直在学习农田种植的知识,以便将来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然而,他也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担心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人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对农事的熟悉,使得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 其一》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64年之间。 杨冠卿生活在南宋末年,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已日趋衰落,边疆战事不断,民生疾苦。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诗中写道:“涧水流长恨,江花发近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感慨。 此外,杨冠卿在官场上的遭遇也是这首诗创作的背景之一。他曾在南宋朝廷担任官职,但因政见不合而遭到排挤,最后被迫辞官回乡。这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从而创作出许多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