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凌霄花

标题包含
凌霄花
根苗着土干柔纤,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蘂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 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树苗扎根于土壤,柔弱而纤细,依附着青松度过岁月。 有时红色的花蕊会承接雨露的滋润,而苍老的藤蔓则肆无忌惮地拂过云烟。 花在夕阳下微微倾斜,仿佛在偷偷沉醉;脆弱的植株则在山顶的石间忧虑重重。 翠绿的树叶和红色的花朵高耸入云,让我想起藏春坞上的苏东坡。
去完善
释义
1. "根苗":指植物的主茎和根部。 2. "干柔纤":形容植物的枝干柔软纤细。 3. "青松":松树的一种,古人常用以比喻坚忍不屈的品质。 4. "彤蕊":这里指红色的花蕾。 5. "苍藤":绿色的藤蔓。 6. "艳欹":艳丽的花朵倾斜的姿态。 7. "立石颠":立在石头顶端的凌霄花。 8. "翠飐红英":绿色的叶子和红色的花朵。 9. "藏春坞":古代文人的书房或居所。 10. "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此处代指作者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凌霄花”为题,表达了对其形象的赞美与对其命运的哀怜。首联描绘了凌霄花的生长环境及特点:柔弱而依赖的根系紧贴土壤,以青松为伴度过岁月。在颔联中,它受雨露滋润时显得美丽娇艳,却又被粗俗的苍藤侵犯,表现出它的无奈。颈联则展现了其令人陶醉的艳美姿态,却同时让人感到它处于无助的困境之中。尾联则通过描述其极高的花朵,暗示了其虽处境艰难,但依然昂然挺立的精神风貌。诗人借凌霄花寓意人世间美好事物的遭遇和命运,凸显了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凌霄花》是南宋诗人董嗣杲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凌霄花的美丽姿态和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趣和情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关于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正值宋朝衰落,金国入侵,国家形势危急之际。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切。董嗣杲作为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其次,关于作者的人生际遇,董嗣杲在南宋末年曾任官职,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就。后来,他因战乱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在这种艰难的境遇下,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品性和志趣,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后,关于时代背景,南宋末年是一个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时代。一方面,统治者昏庸无能,政治腐化;另一方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董嗣杲通过对凌霄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艰难时期的坚韧品质和爱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