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间逢梅

标题包含
山间逢梅
自脱羸骖野水滨,隔桥孤倚欲迎人。 经年不覩雪霜面,一夜顿回天地春。 姑射仙犹疑昨梦,首阳人恐是前身。 岁寒莫问香何晚,毕竟凡花落后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将自己从贫病交加中解放出来,我独自站在河岸上,隔着小桥盼望你的到来。 长时间未见你的容颜,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焕发了生机。 缥缈仙子似乎还沉浸在昨夜的美梦中,而眼前的你仿佛就是那位古人重生。 在这个严寒的季节里,不要过于在意花儿为何开得如此迟缓,毕竟这些平凡的花朵最终都会消逝在尘土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羸骖:羸弱的老马。这里指作者自己骑乘的瘦弱的马。 2. 野水滨:野外的水边。 3. 隔桥:隔着一座桥。 4. 姑射仙:传说中的神仙。这里借指梅花。 5. 首阳人:伯夷、叔齐两位贤人的别称。这里比喻梅花的品质。 6. 寒暑表:寒冷的冬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为《山间逢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词。诗人以自己骑着瘦弱的马匹来到河边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孤寂的画面。在诗中,梅花作为主要对象,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质。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从繁华的都市中脱离出来,来到了远离喧嚣的野外,从而突出了梅花的独立与坚韧品质。同时,诗人通过“隔桥孤倚欲迎人”这一句,表达了梅花渴望被人们所欣赏和赞美的愿望。 接下来,诗人通过“经年不覩雪霜面,一夜顿回天地春。”这两句,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傲然挺立的形象。尽管经过了漫长的冬天,梅花依然能够绽开笑脸,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这里,诗人赞美了梅花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它对春天的渴望。 紧接着,诗人用“姑射仙犹疑昨梦,首阳人恐是前身。”这两句,将梅花的形象进行了神话化的处理。他把梅花比作姑射山上的仙女,强调了梅花的纯洁和高贵;同时将梅花比作古代隐士伯夷,赋予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见梅花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岁寒莫问香何晚,毕竟凡花落后尘。”这两句,再一次强调梅花的坚韧品质。他提醒我们,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梅花依然能够散发出芬芳的香气,这与那些平凡的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见的梅花的赞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质,以及对春天和生命的渴望。诗人通过运用神话化、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间逢梅》是南宋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涧遇见梅花时的喜悦心情,以及梅花的孤傲品质给诗人带来的感慨。 在公元1198年左右,方岳正值壮年时期,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期,却面临家国之痛。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土地沦陷于金人手中,方岳眼见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然而,尽管身处乱世,他并未放弃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一时期,方岳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山间逢梅》这首诗正是方岳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山中”为背景,通过描述梅花的生长环境,表现出梅花的坚韧品质;以“孤芳”来形容梅花,揭示了梅花的独立精神;最后以“举世无人识”表明梅花虽有超凡脱俗的品质,但在世人眼中却不被重视。这种对梅花的赞美,实际上是方岳借物抒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才华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