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后来的人得到了这样的精神传承,可是孔子已经不在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为贤才的陨落而落泪呢?
去完善
释义
仲尼:孔子的字;出涕:流泪。
去完善
赏析
李白以大鹏自喻,描绘了一个翱翔天际、怀抱凌云壮志的形象。诗文上片通过大鹏飞翔与折翼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悲叹和不甘。下片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即便肉身消逝,精神却能流传后世。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又展现出对理想永恒的追求,彰显了李白旷达豪迈而又不失细腻的诗歌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人生的暮年,具体时间大约在公元762年。彼时的大唐王朝正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动荡,而李白个人也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一生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却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此诗是他在病榻上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时所作,可以视为其绝笔之作。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大鹏自喻,回顾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表达了虽有凌云壮志却最终未能实现的遗憾与悲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