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浩叹

标题包含
浩叹
鼻浊哀吟倦,空怀浩叹盈。 心同注钩怯,功比画墁轻。 俗态惊狙怒,刚肠谢鹜争。 淹回江外客,日夕望尧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庠(996年-1066年),字公序,号定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宋庠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天圣二年(1024年)高中状元,进入官场。历任翰林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悲伤的叹息充满了我的鼻子,使人心烦意乱; 我感到空虚和失落,仿佛失去了什么。 我的心如同一个挂着的钩子,颤抖而胆怯; 我的努力看起来如此微不足道,仿佛是一幅未完成的画作。 那些庸俗的人们激起了我的愤怒, 而我坚定的信念让我远离了那些争吵。 我是那在外漂泊的人,渴望回到故乡; 每天都在盼望那个伟大时代的来临。
去完善
释义
鼻浊:指呼吸不畅。 哀吟:悲苦的歌唱。 倦:疲倦,劳累。 空怀:徒然地怀揣。 浩叹:大声长叹,多表示悲哀或无奈。 盈:充满,布满。 心同注钩怯:比喻心中有畏惧或顾虑。 功比画墁轻:比喻功劳微小。 俗态:世俗的风气。 狙:猴的一种,喻指小人。 刚肠:坚强的心肠。 谢鹜争:谢绝同群鹜争夺食物。 淹回:长久困滞。 江外客:漂泊在外的游子。 日夕:太阳落山的时候。 望尧旍:遥望皇帝的仪仗。
去完善
赏析
《浩叹》是宋庠的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生活态度的深思熟虑和强烈渴望。 首联“鼻浊哀吟倦,空怀浩叹盈”,诗人以“鼻浊哀吟”描述自己的疲惫与烦恼,表现出一种沉重的悲哀。同时,他又感慨万千,满怀浩叹,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忧伤。 颔联“心同注钩怯,功比画墁轻”,诗人提到“注钩怯”,暗含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世事艰难的担忧。同时,他将自己的成就比作“画墁轻”,暗示自己对事业的努力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颈联“俗态惊狙怒,刚肠谢鹜争”,诗人以“俗态惊狙怒”揭示出世俗纷扰的现实,表达出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同时,他以“刚肠谢鹜争”展现出自己的正直与坚定,表达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妥协。 尾联“淹回江外客,日夕望尧旍”,诗人以“淹回江外客”自喻,传达出自己在外漂泊、不得志的境遇。然而,他依然坚信“日夕望尧旍”,期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光明的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浩叹》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4年,当时正值宋朝太平兴国年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在这国泰民安的背后,却隐藏着士人阶层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际遇的感慨。 宋庠在青年时期曾中过状元,后来却因卷入权力斗争而被贬谪。他在朝廷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国家的积贫积弱。尽管身处盛世,他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忧虑和感慨。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浩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心态。他们虽身处盛世,却对国家前途感到忧虑;他们渴望为国为民做出贡献,却又对个人的遭遇感到无奈。这种矛盾的心态,正是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的普遍心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