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赏花吟
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
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
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
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往往不善于欣赏花朵的美丽,只知道喜欢花的形态和外貌。而有些人懂得欣赏花的美丽,他们更关注花的韵味和独特之处。花朵的外貌表现在颜色上,这颜色人人都能模仿得来。但花的韵味和独特之美却存在于它的精神气质之中,这是人类无法复制和创造的。
去完善
释义
1. 善:擅长;善于。2. 赏:欣赏。3. 花:此处指花朵。4. 吟:诗词的一种体裁。5. 貌:外表。6. 色:颜色。7. 人或:有的人。8. 妙:美妙;奇妙。9. 在:表示存在。10. 精神:此处指花的生气与活力。11. 莫:没有。12. 造:创造。
去完善
赏析
《善赏花吟》这首诗歌以赏花的角度为主题,分为两个层次:外貌和精神。诗人首先批评了普通人在欣赏花卉时仅关注其表面现象,即花卉的形态和色彩;而真正的欣赏者则会深入其中,领悟到花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具体的形象,使人们无法复制或模仿。
在外貌层面上,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观察来模仿花卉的颜色和形态,这是一个相对较低层次的审美认知。而在精神层面上,花卉的独特气质和精神内涵则需要用心去感悟和体验,无法通过简单的模仿来实现。这恰恰体现了诗人对于深度美感的追求和倡导,同时也揭示了审美活动中更高层次的欣赏之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邵雍在春暖花开之际,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善赏花吟》。这首诗是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这个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经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朋友,这使得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在这首诗中,邵雍通过对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视。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歌展现了邵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使得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的深情厚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