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熟三首 其二
丰年气象慰人心,鸟雀啾嘲亦好音。
玉食儿郎岂知此,田家粒粒是黄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丰收的景象让人心生安慰,鸟儿欢快的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那些享受美食的人怎会了解这些,农民们每一粒粮食都是宝贵的黄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禾熟:指稻谷成熟。2. 丰年气象:丰收的景象。3. 慰人心:让人感到安慰。4. 啾嘲:形容鸟叫的和谐声音。5. 玉食儿郎:指贵族子弟。6. 田家:农民家庭。7. 粒粒是黄金:比喻稻谷的价值很高。
去完善
赏析
《禾熟三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丰收景象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和丰年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中“丰年气象慰人心”一句,描述了丰收年景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安慰;而“鸟雀啾嘲亦好音”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田间欢快地歌唱的景象。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玉食儿郎岂知此”揭示了贵族子弟与农夫之间的生活差距,暗示了他们对田间劳作的无知和对粮食珍贵的不理解。最后一句“田家粒粒是黄金”则强调了对农民来说,每一粒粮食都是宝贵的,是无价的财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禾熟三首 其二:
百钱镰斧趁晴收,十亩稻粱供晚饷。小姑洗衣溪畔行,儿童簸粮村头望。
创作背景:此诗为宋诗,出自孔平仲的《禾熟三首》之二。孔平仲生于北宋时期,是孔子四十七代孙,官至尚书郎。他在文学和史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擅长诗歌、词赋和散文。这首诗描绘了丰收季节的农村景象,表现了农家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诗人孔平仲身处其中,感受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在这首诗中,他以乐观的态度描绘了农村丰收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