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生休。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祖籍河北大名县,后迁居福建崇安。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张”。 张元干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GnIt
去完善

译文
露水下的菱歌唱声渐渐远去,萤火虫在莲花旁飞翔。站在临溪堂上,远望中依旧是柳边的绿洲。晚上依然热的出汗,刚刚沐浴过,身上还残留着香气。月光洒在竹席上,好像水波一样浮动。曾记得打开红门,难以入睡,等待归来的船只。 恍惚觉得重新来到这里,回想起那些往事,不禁搅动起离别之愁。天涯海角,不知身处何处,不应该轻易结束这一生。不要问白发的来源,仔细地把信纸封好,表达遗憾之情。再次相见时,情意更加缠绵。阳台上的美梦,如同银河边的鹊桥之秋。
GnIt
去完善
释义
1. 水调歌头:词牌名。 2. 过后柳故居:题目,表示词人曾经居住过的房子现在已经过时的景象。 3. 露下菱歌远:指夜晚的露水已经降下,远处传来菱角的歌声。 4. 萤傍藕花流:萤火虫在荷花旁边飞舞。 5.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站在溪水边的客厅里,向远处望去,依然可以看到柳树所在的沙洲。 6.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形容女子沐浴后凉爽的感觉,像用冰块敷在皮肤上一样;还比喻她刚从浴室出来,脸上还带着浴后的香粉。 7.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长久的记忆,打开红漆门等待丈夫回家。 8.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感觉就像重生了一样,思念过去的事情,充满了离别之情。 9.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生休:不管身处何处,都不应该轻易放弃人生。 10.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不要在意头发变白这件事,而是要写信倾诉心中的哀愁。 11.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这里用到了两个古代的传说故事,“云雨”指的是楚怀王在巫山遇到神女的故事;“河汉鹊桥秋”则是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GnIt
去完善
赏析
《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是一首描绘水乡景色与表达怀旧情感的词作。全词通过对“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此外,“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夏天夜晚的景象,反映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紧接着,“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人、期待重逢的心情。而在下阙,“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则进一步传达了作者在故地重游时对往昔岁月的感慨。 同时,“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生休”表达了一种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情感。而“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则表现出了主人公在重逢之后更加珍惜彼此的愿望。最后两句“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则以美丽的神话传说为意象,象征着两人重逢的美好情景。 整首词通过丰富细腻的情感抒发,完美地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和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让人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和美好。
GnIt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127年左右的汴京,即宋钦宗靖康二年。在这段时间里,金军攻破汴京,北宋灭亡。这一历史事件对张元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时代的背景下,当时的政治斗争激烈,民族矛盾尖锐。身为朝廷重臣的张元干,亲历了国家的灭亡和民族的危亡。这种经历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悲愤和忧虑。他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GnIt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