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陪诸公登滕王阁分韵得阁字
醉乘笋舆归,余兴陟层阁。
其前俯长江,其下压城郭。
入眼迭辉映,积雪未销铄。
祲氛兹荡涤,山川一恢廓。
琼田认洲渚,璇树花丛薄。
明明飞丹霞,往往翔皓鹤。
俯仰一神界,今我胡不乐。
滕王已尘埃,大屋旧丹雘。
人生何自苦,兹游行已昨。
吾闻水西峰,中有洞宫脚。
洪崖升天去,僊圣时间作。
伊予千载裔,未炼八琼药。
孰能相与游,更议入庐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喝着美酒乘竹轿回来,意犹未尽地攀登层层楼阁。
前方俯瞰着长江,脚下是城市的轮廓。
眼前景色重叠相映,雪还未完全消融。
空气清新洗涤,山川一片开阔。
雪花覆盖的大地上,依稀可见岛屿;树木繁茂,花儿盛开在绿叶之中。
阳光照耀在雪景之上,如同红色朝霞飞舞;仙鹤翩翩起舞,景象优美。
一眼看尽仙境,怎能不让我愉快?
滕王阁已是尘埃,曾经的华丽也已斑驳。
人生何必自寻苦恼,享受此刻的游历就好。
听说水西峰上,有座美丽的山洞宫殿。
洪崖仙人已经升天而去,时常有神仙在此驻足。
我是千年之后的人,尚未炼制八琼之药。
谁能与我一同游览,再商议探寻庐山、霍山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笋舆:竹轿子,这里指代乘坐的轻便交通工具。
2. 余兴:未尽的兴致。
3. 层阁:高耸的楼阁。
4. 俯:靠近,对着。
5. 压:覆盖住,高于。
6. 迭映:相互辉映。
7. 积雪未销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8. 祲氛:邪恶之气,这里指雾气。
9. 荡涤:清除净尽,这里指雾气散去。
10. 恢廓:广阔的样子。
11. 琼田:形容雪景中田野如同美玉一般。
12. 洲渚:岛屿。
13. 璇树:比喻美好的景象。
14. 丛薄:草木聚生的地方。
15. 丹霞:红色的云彩。
16. 往往:经常。
17. 皓鹤:洁白的仙鹤。
18. 俯仰:表示时间短促。
19. 神界:神仙的境界。
20. 胡不乐:为什么感到不快乐?
21. 滕王已尘埃:滕王阁已经变得破旧不堪。
22. 大屋旧丹雘:宏伟的建筑只剩下过去的红色涂饰。
23. 人生何自苦:为何使自己生活得如此辛苦。
24. 兹行:这次游玩。
25. 伊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26. 千载裔:千年后的子孙后代。
27. 未炼八琼药:没有修炼出长生不老药。
28. 孰能相与游:谁能够和我一起游玩。
29. 更议入庐霍:商量着一起去庐山和霍山南岳游玩。
去完善
赏析
《雪霁陪诸公登滕王阁分韵得阁字》是一首描绘雪中登临滕王阁的诗词。诗人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瑰丽的雪后滕王阁景致。开篇“醉乘笋舆归,余兴陟层阁”,展现出诗人在酒酣耳热之后,兴致盎然地登上滕王阁,为下文描绘雪景和感悟做铺垫。接下来“其前俯长江,其下压城郭”,强调了滕王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壮观景象。
在描述了滕王阁的前景和后景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绘眼前的积雪美景:“入眼迭辉映,积雪未销铄。祲氛兹荡涤,山川一恢廓。”诗人以“迭辉映”形容积雪的光泽,表现出雪后的明丽景色。同时,他以“祲氛兹荡涤”表现出了雪后空气清新、万物焕然的感觉。
接下来的诗句“琼田认洲渚,璇树花丛薄。明明飞丹霞,往往翔皓鹤”,诗人将神话中的仙境景象融入现实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梦幻世界。通过这一比喻,诗人强调了雪后滕王阁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融合。
在领略过美景后,诗人感叹道:“俯仰一神界,今我胡不乐。滕王已尘埃,大屋旧丹雘。”这里的“一神界”指的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滕王阁,“今我胡不乐”表达了诗人欣赏到美景之后的愉悦心情。随后,诗人通过对比昔日滕王的繁华与今日的沧桑,表达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尾联“吾闻水西峰,中有洞宫脚。洪崖升天去,僊圣时间作。伊予千载裔,未炼八琼药。孰能相与游,更议入庐霍。”诗人通过对水西峰、洪崖洞等神仙传说的描绘,表现出他内心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超脱境界的愿望。同时,诗人也以“八琼药”这一神秘的药材暗示出人生的修炼并非易事,还需不断努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雪霁陪诸公登滕王阁分韵得阁字》,作者是北宋诗人洪朋。创作时间为公元974年(北宋年间)。此时,洪朋作为文人士大夫,游历四方,对祖国大好河山充满热爱之情。
在北宋年间,滕王阁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怀、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洪朋与其他友人一同登上了这座承载着历史的阁楼,赏雪观景,感受古人遗风。他们以诗言志,借景抒情,各自抒发着对人生的感悟和抱负。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逐渐稳定下来,国家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儒家文化受到了高度重视,士人阶层得以崛起,文学创作蔚然成风。诗人们在旅途中相互唱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诗歌流派。而洪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这首具有浓厚历史气息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