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二首
平生勋业载成书,胁制诸侯只霸图。
盍繼车攻奏嘉颂,迄今璧帛簉东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生中,他的功绩被记录在了书中,他统治了诸候,成为一代霸主。为什么不继续像车攻那样得到赞美,直到现在,他的荣誉仍然与东方的首都同在。
去完善
释义
1. 成书:这里指的是《管子》一书,记录了管仲一生的功业。
2. 胁制诸侯:指管仲协助齐桓公控制诸侯,实现霸业的做法。
3. 霸图:指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设想。
4. 盍继车攻:这里是指为什么没有继续推行车战,“车攻”是指古代的一种军事战术。
5. 奏嘉颂:献上美好的赞颂。
6. 迄今:到现在为止。
7. 璧帛:这里是形容礼品。
8. 簉东都:东都指山东临淄,这里意思是成为东都的一部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歌颂了管仲的一生功绩和成就。诗人通过描述管仲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他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的历史贡献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的“车攻”是指古代的一种军事演习,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繁荣。而“璧帛”则代表珍贵的礼物,象征着各国对管仲的尊重和赞誉。整首诗既是对管仲的赞美,也是对当时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的反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管仲二首》是南宋诗人陈造的一首组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内外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陈造作为南宋爱国诗人,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对国家的现实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
陈造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然而,他的一生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
在南宋时期,国家内部政权腐朽,外有金兵压境,民族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陈造以历史上的贤臣管仲为榜样,通过赞美管仲的才智和忠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民族团结的关切之情。他认为,只有像管仲那样的人才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管仲二首》这首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国家内外矛盾激化和政治腐败,诗人陈造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民族团结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