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
细雨收微暖,轻云起薄阴。
舟横莲叶浅,人度柳花深。
佛屋多支径,旗亭亦远林。
一春思放浪,尽日喜登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蒙蒙细雨带来了丝丝温暖,轻盈的云朵间透着淡淡的阴霾。小船在荷叶中静静地躺着,人们走在满是柳絮的小路上。寺庙旁的小路曲折延伸,高高挂起的旗帜在小树林的远方隐约可见。春天里我尽情地放纵思绪,终日欢喜地游览登山。
去完善
释义
1. 晚春:指暮春时节,即春天的最后一个月。
2. 韩淲(biāo):字仲止,号涧泉,是南宋的一位著名诗人。
3. 微暖:微弱的暖意,形容春天的温度适中。
4. 轻云:淡淡的云彩,形容春天的天气晴朗。
5. 薄阴:微弱的阴影,形容春天的阳光柔和。
6. 莲叶:荷叶,这里用来形容湖面宽阔,水波荡漾。
7. 柳花:柳絮,这里用来形容柳树茂密,春色盎然。
8. 佛屋:寺庙,这里用来形容周围环境宁静。
9. 支径:分支的小路,这里用来形容道路纵横交错。
10. 旗亭:悬挂旗帜的酒楼,这里用来形容周围的建筑古朴典雅。
11. 登临:登山临水,这里用来形容欣赏美景的心情愉悦。
去完善
赏析
《晚春》是南宋诗人韩淲的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雨、轻云、舟横、柳花等元素,展现了晚春时节的自然风光和生机盎然的意境。同时,诗人通过对佛屋、旗亭等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在此时此刻放松身心、尽享登临之趣的心境。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春》是南宋诗人韩淲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暮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即公元1190年至1264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逐渐衰弱,面临着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压迫。
韩淲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春天的消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此外,他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韩淲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早年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战乱和政治斗争而被迫辞官,回到家乡过上隐居生活。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