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有感

标题包含
秋夜有感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 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082年-约1135年),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人,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朱淑真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婚前和婚后。在婚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哭瞎了双眼,心碎断肠, 只怕黄昏后的寂静让人更加忧伤。 更何况在这新秋的雨夜, 只有一盏残灯陪伴着无尽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哭损:因哭泣而损伤。 2. 双眸:两只眼睛。 3. 断尽肠:形容极度悲伤。 4. 黄昏:指日落以后的一段时间,天色渐暗的时候。 5. 昏黄:昏暗。这里指的是夜晚来临,光线变暗。 6. 更堪:更难忍受。 7. 新秋:初秋。 8. 残灯:即将熄灭的灯火。
去完善
赏析
《秋夜有感》是一首描绘秋日夜晚伤感的诗词。诗中的“哭损双眸断尽肠”描述了诗人在秋日夜晚的哀愁之情,“怕黄昏后到昏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黄昏时刻的恐惧和不安。接下来的“更堪细雨新秋夜”进一步强调了秋日夜晚的凄凉氛围,而“一点残灯伴夜长”则通过残灯这一意象,将诗人孤寂的心境呈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有感》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朱淑真时年约38岁。在这个时期,她的生活并不如意,与丈夫感情不和,受到公婆的刁难和家人的冷眼相待。她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生活困顿,婚姻不幸。在孤独无依的生活中,她将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 在朱淑真所处的时代,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约束和限制非常严格。女性被视为家庭的附属品,其主要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而对于女性的文学创作则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像朱淑真这样的女词人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尽管如此,朱淑真仍然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她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婚姻的渴望。 《秋夜有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在这首诗中,朱淑真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她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爱情婚姻的向往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虽然她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挫折,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