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老友
功名直作千年计,志气不随双鬓衰。
书卷盈怀长晏食,祇烦造物为营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把功名看作是千年的计划,雄心壮志不会因为两鬓白发而减弱。
满怀诗书一直伴随着我吃简单的饭菜,只希望天地能帮我解决温饱问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寄托、传达。这里指写信给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2. 老友:交往已久的朋友。
3. 功名:功业与名望。
4. 直作:一直当做。
5. 千年计:长远计划。
6. 志气:志愿、抱负。
7. 双鬓衰:双鬓头发花白,表示年老的形象。
8. 书卷:书籍、文章。
9. 盈怀:满怀。形容收藏很多书卷的状态。
10. 长晏食:长时间地享用美食。晏食,安乐享受饮食。
11. 祇烦:只麻烦、只需要。
12. 造物:创造万物的主宰,这里指神灵。
13. 营炊:做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宓写给他在山中的朋友们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对功名的看法以及他对自己的坚持和信念的坚守。
首先,"功名直作千年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态度:他认为功名应该是长久之计,而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这与现代人对于功名的理解和追求有很大的不同,现代人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急躁,而忽视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接着,"志气不随双鬓衰"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但他的志气并没有因此而衰退。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然后,"书卷盈怀长晏食"一句描绘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热爱和对于学习的坚持。他每天都在阅读和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也是对自己的人生的一种充实和提升。
最后,"祇烦造物为营炊"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和乐观。他认为,只要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那么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就都不是问题。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这首诗充满了积极的能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山中老友》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此时,陈宓已离开官场,退居乡里,过着恬静的山居生活。他时常怀念在山中的老朋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在陈宓生活的时代,宋朝历经靖康之难后,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陈宓曾历任知县、尚书郎等职,后因故辞官归隐。他在任期间关心民生,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辞官后,陈宓隐居山林,与好友们共度闲暇时光,共同探讨诗歌、书法等文学艺术。
在这首诗中,陈宓描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与老友重逢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美景,以及自己与友人共赏山水的惬意时光。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