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述怀
抱疢颓檐下,嗒然徒自伤。饥或恣所食,热或解我裳。但适一时快,岂顾今日殃。至人谨天和,动息皆有常。保疾如保婴,肯使邪沴戕。嗟予昧所守,从欲不知防。淹淹百病侵,坐使须发苍。一身自弗理,欲恃药石良。苟居庙堂上,曷致斯民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抱着病苦在屋檐下休息,只能独自叹息。饥饿时便任意进食,炎热时就解开衣裳。只图一时的痛快,哪里还管以后的祸患。得道的人谨慎地调和天地之气,一举一动都合乎常理。他们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疾病,不容让邪气侵袭。唉,我自己却愚昧无知,放纵欲望而不加防范。因此百病缠身,头发和胡须都变得灰白。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调理好,更不用指望药物的功效了。如果住在庙堂之上,如何能让百姓过上安康的生活呢?
去完善
释义
1. "抱疢":"抱病",指生病的状态。"疢"是病灾的意思。
2. "颓檐下":"颓檐"指的是破旧的房子。"颓檐下"表示作者在破旧的房子里养病。
3. "嗒然":形容沮丧的样子。
4. "恣所食":随意进食,即不节制饮食。
5. "热或解我裳":遇到热天可能会解开我的衣裳。
6. "但适一时快":只是为了短暂的舒服。
7. "岂顾今日殃":不在乎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8. "至人":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9. "谨天和":谨慎地顺应自然法则。
10. "动息":活动与休息。
11. "常有常":有规律的作息。
12. "保疾如保婴":对待疾病要像照顾婴儿一样谨慎。
13. "邪沴戕":受到邪气的侵害。
14. "昧所守":不明白自己坚守的道。
15. "从欲":放纵自己的欲望。
16. "不知防":没有意识到需要防止疾病的产生。
17. "淹淹":久病的意思。
18. "百病侵":各种疾病都来侵犯。
19. "坐使":任由...使唤,坐视不理的意思。
20. "须发苍":头发变白,表示年岁增长。
21. "理":调理,照料。
22. "药石良":药物和砭石的疗效。
23. "庙堂":朝廷,政府机构。
24. "曷致":怎么能达到。
25. "斯民康":人民安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因疾病而陷入困境时的内心感受。首联描绘了诗人病倒在屋檐下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颔联通过描写诗人饮食无度、衣衫不整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他因病痛而无法自控的狼狈状态。颈联则表现了诗人暂时忘却病痛带来的痛苦,追求短暂的快乐的心理。尾联则转向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疏忽导致了疾病的侵袭,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为民谋福祉的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在疾病中的挣扎与感悟,展示了诗人关注民生、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述怀》是明代诗人王绅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明朝永乐年间。
王绅(1387-1456),字子宪,号竹涧,浙江义乌人。明朝文人、官员。王绅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深受儒家经典熏陶。他在明初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因刚正不阿,遭权臣排挤,遂辞官回乡,致力于文学研究和教育。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提高文人的地位。然而,朝政斗争激烈,党争不断,文人往往因直言敢谏而遭受排挤。
这首诗作于王绅病中,此时他正受困于世俗纷争和病痛困扰。在诗中,他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忧郁,以及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出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展现了王绅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精神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使其成为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