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陈漫翁

标题包含
送陈漫翁
笠泽老龟蒙,蛹卧丝自裹。 君从莲叶畔,亲领末后语。 怜我未得闻,独茧授长绪。 因兹服英悟,鬰鬰副奇许。 士于沦胥中,搏手架栏柱。 一瓦不漂零,百世保风雨。 转圜信无难,灭木犹有惧。 高翔要深泳,厚积堪重负。 狂波浸三伏,回壑万流阻。 旅情方夷犹,霁色待舒吐。 樵峰浓黑散,蓼岸微红聚。 进舟石门滩,小泊看佳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笠泽:古县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2. 老龟蒙:即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献子,他以廉洁著称,此处借指叶适的朋友陈漫翁。 3. 蛹卧丝自裹:比喻陈漫翁在官场中韬光养晦,保持自己的操守。 4. 莲叶畔:指江南水乡的风光。 5. 末后语:最后的嘱咐或教诲。 6. 独茧:独自织成的茧,比喻独自领悟到的道理。 7. 长绪:长久的思绪。 8. 英悟:杰出的智慧。 9. 欝欝:茂盛的样子。 10. 奇许:奇特的期许。 11. 沦胥:指陷入困境。 12. 搏手:挣扎,努力。 13. 架栏柱:支撑起栏杆。 14. 一瓦不漂零:形容房屋坚固,经得起风雨。 15. 百世保风雨:意指房子可以世代相传。 16. 转圜:变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7. 灭木犹有惧:即使树木已熄灭,仍需谨慎对待。 18. 高翔要深泳:要想高飞,先要深入潜游。 19. 厚积堪重负:积累深厚,才能承受重任。 20.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期。 21. 旅情方夷犹:旅途中的情感还在徘徊不定。 22. 霁色待舒吐:雨过天晴,景色正在逐渐展现。 23. 樵峰浓黑散:山间的烟雾渐渐散去。 24. 蓼岸微红聚:水边的蓼花渐渐聚集成一片红色。 25. 石门滩:山中的石门附近的河滩。 26. 小泊:暂时停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叶适与陈漫翁的深厚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诗中借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笠泽老龟蒙”、“蛹卧丝自裹”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在困境中能够坚韧不拔,就像一棵百年老树一样在风雨中屹立不倒。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陈漫翁》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叶适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但大致可以推断在宋宁宗在位期间(1194-1224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之际,使得许多有志之士如陈漫翁选择辞官归隐。 在这个特殊时期,叶适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与陈漫翁相交甚厚,对于陈漫翁的选择既感到惋惜又表示理解与支持。因此,在这首送别诗中,叶适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叶适本人也是一位积极投身政治的人,他曾担任过太常博士、吏部尚书等要职。但在那个时代,他虽然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崇高的品德,却难以施展抱负,这或许也是促使他创作出这首诗歌的原因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