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

标题包含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
深院无人帘幕垂,玉英翠羽灿芳枝。 世间颜色难相似,淡月初残未坠时。 冰玉风姿照座骞,炎方相遇且相宽。 纻衣缟带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 阻涉鲸波寇盗森,中原回首涕沾襟。 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江苏无锡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臣之一。 李纲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即以才学闻名乡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深邃的院子里没有人在忙碌,只有珠帘低垂着,洁白的翡翠闪耀在鲜艳的枝头。 世界上没有比这些更美丽、更鲜艳的色彩了,就像那即将消失的月牙,还在高高的天空中顽强地悬挂着。 这片如冰雪般的风姿照耀着在场的每个人,让人们感受到了清凉的感觉。在这里相遇就是缘分,让我们彼此宽容和理解。 身穿布衣、系着粗布腰带,这就是我平生的志向,我想念那些隐居在山野的人们,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情操。 旅途漫长,中间被贼寇阻拦,回头望向远方的中原,泪水不禁湿透了衣襟。 无尽的忧愁无法消除,幸好还有这美丽的鲜花安慰我这异乡人的心。
去完善
释义
1. 琼管:指海南岛。这里李纲被贬之地。 2. 天宁寺:海南的一座寺庙,位于琼州府治。 3. 阇提花:即茉莉花,在古代诗文中又称“玉英”。 4. 玉英翠羽:形容茉莉花的洁白与碧绿。 5. 炎方:指的是中国的南方。 6. 纻衣缟带:是古代儒者所穿的粗麻布衣服。 7. 中原:此处指的是作者家乡,即中国北方。 8. 鲸波:指的是大海,因为古人认为海洋广阔如鲸鱼之波。 9. 寇盗森:形容盗贼众多、危险重重。 10. 万斛:形容非常多。
去完善
赏析
在这组诗中,李纲以简练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琼管天宁寺中的阇提花的美丽景象。在首联“深院无人帘幕垂,玉英翠羽灿芳枝”中,诗人通过对院落寂静、帘幕低垂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他以玉英翠羽来形容阇提花的繁茂和鲜艳,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颔联“世间颜色难相似,淡月初残未坠时”进一步强调了阇提花的独特之美,同时通过月亮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 颈联“冰玉风姿照座骞,炎方相遇且相宽”描述了诗人与阇提花在炎热地区的相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生素志的坚持。而尾联“阻涉鲸波寇盗森,中原回首涕沾襟。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则透露出诗人在面临艰难险阻时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在此背景下,幽美的阇提花成为了诗人消解忧愁、慰藉心灵的依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是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李纲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0年,正值南宋初期。 在这个时期,李纲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早年入仕,曾担任尚书左丞、参知政事等职,因坚决反对投降政策而被罢免。后又因抗击金兵有功而再次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但最终也因主战派失势而被贬谪。在这个过程中,李纲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尽心尽力。 在这段时间内,南宋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金兵南侵,中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形势严峻。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纲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在这首《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中,李纲通过对阇提花的描绘,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虽然时局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