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四明江中醉卧及醒舟已次车厩站
使节重来省昔年,旧游零落一凄然。山川在眼空陈迹,歌舞催人又别筵。风卷潮声全海起,雨分虹影半空悬。酒醒惟有斜窗月,偏照姚江独夜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新到来的使者回顾着往日的时光,那些昔日的游历如今已寥寥无几,令人感到凄凉。眼前的山水仍在,但曾经的活动却已成为往事。歌声和舞蹈催促着人们,又一次迎来了离别的宴会。海浪在风中翻涌,仿佛整个海洋都在起舞;彩虹的影子在雨中分开,犹如悬挂在半空的画卷。当酒醉醒来时,只有窗外那倾斜的月光陪伴,特别照耀在这孤独的姚江夜晚的小船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宴四明江中:指的是在四明的江边举行宴会。
2. 车厩站:古代地名,位于浙江余姚市。
3. 使节:古代的使者,这里指诗人自己。
4. 省昔年:回顾以前的事情。
5. 零落:形容事物散乱或衰落。
6. 凄然:形容悲伤或沮丧的样子。
7. 空陈迹:指曾经的事物已经不存在了。
8. 歌舞催人:比喻时间流逝,生命短暂。
9. 风卷潮声:形容大风吹过海面,掀起浪潮的声音。
10. 雨分虹影:形容下雨时彩虹的出现。
11. 独夜船:指诗人在夜间独自乘坐的船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故地重游时所见到的物是人非的情景。首联通过“使节重来”和“旧游零落”两个对比鲜明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颔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通过对“山川在眼”和“歌舞催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颈联中的“风卷潮声全海起,雨分虹影半空悬”一句,以磅礴的气象描绘了大海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虽经历了风雨沧桑,却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尾联则以“酒醒惟有斜窗月,偏照姚江独夜船”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在这特定时刻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堪称一首难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宴四明江中醉卧及醒舟已次车厩站》是元朝著名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描绘江上盛景和表达自己人生态度的诗歌。这首诗作于元末明初之际,此时的张翥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元朝的衰败和明朝的建立,感受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
张翥出生于元朝中期,年轻时曾担任官职,后来因为战乱而退居故里。在他的后半生中,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结交了很多文人墨客,欣赏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在这段时间里,他的诗风逐渐成熟,成为了元代后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宴四明江中醉卧及醒舟已次车厩站》这首诗中,张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上的美景,表达了他在舟中所见所闻的感受。同时,他还通过诗句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出他对人生的豁达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