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舟中
岸鸣连夜雨,舟系数家村。
防盗频敲柝,愁吟早闭门。
呼儿陈小酌,忆弟动归魂。
安得晴风起,吹开波浪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夜雨拍打水面,小船靠岸停靠村庄。为了防止盗贼频繁敲打木柝,人们早早地关上了门。呼唤孩子摆上简单的小酒菜,想到兄弟忍不住神魂颠倒。希望晴朗的风早日到来,让波涛汹涌的海面变得平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强至:宋代著名诗人,字幼安,杭州人,与苏轼等人交往甚密。
2. 岸鸣连夜雨:指岸边传来连绵不断的雨滴声。
3. 舟系数家村:在靠近村庄的地方划船。
4. 防盗频敲柝:古代敲击木柝以报时和防范盗贼。
5. 愁吟早闭门:形容因忧愁而早早关上家门。
6. 呼儿陈小酌:呼唤儿子准备简单的酒菜。
7. 忆弟动归魂:想念弟弟,心情激动难以平静。
8. 安得晴风起:希望能有晴天的大风。
9. 吹开波浪浑:让波涛翻滚的水面变得平静。
去完善
赏析
《雨夜舟中》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一首描绘雨夜景象的诗歌。首联“岸鸣连夜雨,舟系数家村”通过“岸鸣”和“舟数”展现出雨夜中的环境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深沉的基调。颔联“防盗频敲柝,愁吟早闭门”描述了诗人为了防止盗贼骚扰而频繁地敲打柝声,以及因忧愁而早早关上门。颈联“呼儿陈小酌,忆弟动归魂”表现了诗人想要和家人共度雨夜的愿望,以及对弟弟的深深思念。尾联“安得晴风起,吹开波浪浑”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天气晴朗起来的心愿,以便让波浪平静下来,寓意着消除内心的忧虑和困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夜舟中》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一首描绘雨夜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正值宋朝时期。在这一年里,北宋王朝在神宗皇帝的统治下,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外部,西夏、契丹等边疆民族政权对北宋构成了威胁;在内部,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个背景下,诗人强至目睹了民间疾苦,深感忧虑。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于是,他将这种情感融入诗中,写下了这首《雨夜舟中》。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舟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