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焦寺丞诗册三绝 其三
河朔家人堕渺茫,江南风日正舒长。
已知原上鹡鸰处,更入云间鸿雁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在海河边显得遥远模糊,而江南的阳光却明媚悠长。
已经知道草地上栖息着小燕子,还要去云端寻找大雁的队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河朔:古代中国北方地区,这里借指远在外地的家庭。
2. 家人:指亲人或家庭成员。
3. 堕渺茫:形容离家遥远,音信难通。
4.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借指环境优美的地方。
5. 风日:风和日丽的日子,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6. 舒长:舒畅、惬意。
7. 鹡鸰:鸟名,这里借指离散的亲人。
8. 原上:平原之上,这里借指广阔的世界。
9. 云间:云端,高空。
10. 鸿雁行:大雁飞行时的排列整齐的样子,这里借指寻找亲人的努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吕本中的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寓意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期待。
首句“河朔家人堕渺茫”描绘了诗人远望北方故土,但家人仿佛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显得模糊不清,这既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的忧虑与无奈。
次句“江南风日正舒长”则展现了一幅美好的江南风光图,阳光明媚、温暖宜人,宛如一幅动人的山水画。这一句意味着诗人在江南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第三句“已知原上鹡鸰处”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虽然家乡已变得模糊不清,但诗人仍心系故地,渴望着有一天能回到那里。这句还引用了鹡鸰鸟在古人观念中象征手足之情的意象,隐含着诗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最后一句“更入云间鸿雁行”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在故乡与江南之间搭建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让两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里“鸿雁行”的意象象征着传递信息的使者,寓意着诗人渴望了解故乡的消息,同时也希望能将江南的美好传递给家乡的人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方故土的模糊不清和江南风光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他希望在故乡与江南之间建立联系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焦寺丞诗册三绝 其三》是南宋诗人吕本中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初年,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在这段时间里,吕本中因曾任东川提刑,并遭权臣忌恨而被罢职,晚年流寓两浙一带。这时期他的生活颇为困苦,但对诗歌创作仍孜孜以求,使其艺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同时间段内,南宋初年的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动荡。一方面金兵的南下侵扰,使国家和民族危如累卵;另一方面,朝廷内部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一些主战派人物被排挤甚至杀害。这些时代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吕本中的思想观念,使他深感忧虑和忧虑,从而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