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和吴侍郎睡足成咏

标题包含
次韵和吴侍郎睡足成咏
何处西台乐,高眠万虑沈。 杯盘春席罢,风雨画堂深。 气胜龟调息,魂交蝶伴心。 有人惊晓漏,颠倒整衣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庠(996年-1066年),字公序,号定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宋庠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天圣二年(1024年)高中状元,进入官场。历任翰林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哪里是西方的快乐之台,在那里可以安心地沉睡,将所有忧虑都抛到九霄云外。在春天的酒席上用完餐后,留下空空的杯子和盘子,然后进入那深深的、被风雨笼罩的画堂。心境如同龟息一般平静,心灵却仿佛与蝴蝶共舞,感到愉悦而充满活力。 忽然,有人被清晨的滴漏声惊醒,急忙整理衣冠,显得有些慌张失措。
去完善
释义
1. 西台:地名,位于今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台骀山。 2. 春席:指春天的筵席。 3. 画堂:装饰华丽的殿堂。 4. 龟调息:即“龟息”,乌龟在冬眠时呼吸微弱,好像没有呼吸一样,这里用来比喻人处于宁静的状态。 5. 蝶伴心:指心情愉快,像蝴蝶一样自由。 6. 晓漏:古代的计时工具,通过滴水来记录时间,早晨的水滴声就是晓漏。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和吴侍郎睡足成咏》是宋朝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台度过一个宁静而愉快的夜晚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风细雨的意境以及悠闲自得的心情。 首句“何处西台乐”,用疑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引人入胜。接下来的两句“高眠万虑沈”和“杯盘春席罢”,描述了作者在西台享受美好的时光,沉浸在无忧无虑的睡眠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第三联“气胜龟调息”和“魂交蝶伴心”,则是诗人以龟调和蝴蝶为伴,形象地表达了他在梦境中的心境。最后一句“有人惊晓漏,颠倒整衣簪”,描写了当清晨的钟声响起时,人们从梦中惊醒,慌忙整理衣冠的情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和吴侍郎睡足成咏》这首诗为宋代诗人宋庠所作。创作于北宋时期,时间约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 在这个时间段里,北宋王朝历经了多个皇帝的统治,如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真宗赵恒、仁宗赵祯等。北宋初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成就斐然,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宋庠(996年-1066年),本名宋祁,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词人。他与兄长宋祁并称为“二宋”。作为一代文豪,宋庠在当时颇有名气。他的诗篇以描写生活琐事及自然风光为主,体现了他对于人生际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观念。 这首《次韵和吴侍郎睡足成咏》正是表达了诗人自己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与好友分享人生乐趣的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