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首
九夏安居不论心,胡芦水上捺教沉。
忽涌向西边出,惊起沙鸥乱白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天在海滨居住感觉宁静悠闲,不关心世事纷扰;葫芦漂在水面上渐渐下沉。
突然波浪涌向岸边,白色的水鸟惊慌地从沙滩上飞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夏安居:指炎热夏季的休养时期。
2. 不论心:不关心。
3. 胡芦水:即葫芦水,比喻无波之水或平静的水面。
4. 捺教沉:按住,使其不浮。这里指使葫芦水平静。
5. 忽涌向西边出:指葫芦突然从西边涌出。
6. 沙鸥:栖息在沙滩上的鸥鸟。
7. 白苹:一种水生植物,开白色小花。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颂古一首》中,释师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先,“九夏安居不论心”这一句,通过夏季的炎热和人们的避难所——室内,引出了人心的波动与平静。这里的“安居”不仅指身体的安适,更包含了心灵的安宁。而后面的“胡芦水上捺教沉”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心境的转变过程。葫芦作为载体,承载着人们由纷扰到宁静的心路历程,它的沉浮正如人心在海浪中的浮沉,历经磨难最终归于平静。
接下来的“忽涌向西边出,惊起沙鸥乱白苹”,诗人以海洋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突如其来的波浪涌动打破了宁静的水面,岸边栖息的沙鸥被惊起,慌乱地在空中盘旋,同时也搅乱了水面上的白苹。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风云变幻的一面,同时也是对人心在世事沧桑中的顿悟和惊醒的隐喻。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释师一对人生哲学的深度思考,引导人们在生活的风浪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以实现真正的安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一首》是南宋诗人释师一的一首禅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中期。这首诗歌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禅宗的修行境界,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师一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禅师,他曾在当时的禅宗祖庭灵隐寺担任住持,拥有广泛的教化影响力。这一时期,宋朝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热衷于禅宗思想的探讨和研究,禅宗文化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释师一的这首诗并非偶然之作,而是他在长期修行和参禅过程中对人生、宇宙、佛法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感悟。他以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禅宗修行的真谛,传达出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物之间和谐共生的思想。这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人生态度,正是宋代禅宗文化的精髓所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