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内院海棠
华萼相辉采翠重,几番浓艳九春中。
根盘省闼偏含润,影拂邻墙暗逐风。
繁若百枝然宝炷,深于三入染纁红。
诸君赏咏时连属,珍重多才好事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儿互相辉映,像是镶嵌了许多翡翠般璀璨夺目,多次盛放于春光之中。它们的根系在宫殿旁得到滋养,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繁茂如宝烛般的树枝上挂满了花朵,深厚的红色更增添了三份绚丽。大家欣赏赞美这美景的时候,请珍惜这种才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喜悦。
去完善
释义
1. 华萼:花与花之间的花托,这里用来比喻文人之间的互相支持和照顾。
2. 采翠:采摘翠竹,这里用翠竹的绿意形容海棠花的鲜艳。
3. 九春:指春天。在古代"九"是虚指,用来表示很多的意思。
4. 省闼:古代皇宫中的一种建筑形式,这里用来借指皇家园林。
5. 繁若:像繁星一样繁多,这里是形容海棠花的繁茂。
6. 宝炷:珍贵的香柱,这里用来比喻海棠花的美丽和高贵。
7. 三入:多次进入,这里是说海棠花在春天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颜色和状态。
8. 纁红:绛红色,是一种深的红色。
9. 珍重:重视,这里是希望文人们能够欣赏并珍惜海棠花的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诗人苏颂对海棠花的赞美与赏析。首先,诗人通过“华萼相辉采翠重”描述了海棠花艳丽的花朵与绿叶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接着,以“几番浓艳九春中”描述海棠花在春天里的旺盛生长。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海棠花的形态特点:“根盘省闼偏含润”突出了其扎根之地湿润的特性;“影拂邻墙暗逐风”则表现了海棠花在微风中的摇曳生姿。此外,通过“繁若百枝然宝炷”和“深于三入染纁红”描绘了海棠花的繁多和色彩的浓郁。最后,诗人邀请大家一起欣赏海棠花的美丽,表达出对这种花的珍视之情。整首诗歌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展示了一幅春天里生机勃勃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苏颂于1061年在京城开封创作了这首《又和内院海棠》。此间,正值苏轼官场生涯的上升期,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丞。然而,随着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兴起,他因持保守立场而受到排挤,任翰林学士承旨后辞官回乡。
在当时的北宋社会,新旧党争愈演愈烈,王安石新法的推行使得朝野矛盾激化。身为保守派的苏颂对这一现象深感忧虑,于是他借咏海棠来表达对新旧党争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海棠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国色天香”,苏颂以海棠作为诗的主题,也寓含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