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试院和李提管韵

标题包含
试院和李提管韵
圣世旁搜盛武宣,几人舍耒叹胝胼。 武成宜取二三策,稽古还夸数万言。 充栋此时唯恐后,著鞭他日竟谁先。 空筌相对真堪笑,半夜鱼龙已变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巘(1227年-1312年),字季陵,号陵阳子,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文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是南宋理学家、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牟巘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地方官职,如教授、知县等。南宋灭亡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繁荣昌盛的时代里,推行武功与宣扬教化,有几个人能够放弃农具,感叹辛勤耕耘。好的武功成就应该从三五策略中获得,而真正的智慧则来自于数千年的积累。在这个时代,把知识填满房子都怕来不及,未来又有谁能领先呢?那些靠着空洞的策略自夸的人,面对现实的巨变只能无奈地苦笑。
去完善
释义
1. 圣世:指太平盛世,这里指宋代。 2. 旁搜:广泛搜寻人才。 3. 武宣:宣扬武功,这里指选拔人才的方式。 4. 舍耒(lěi):放下农具,比喻放弃农业从事其他行业。 5. 叹胝胼(zhī pián):形容辛勤劳动,手茧满布。 6. 武成:武力成就,这里指军事策略。 7. 二三策:少量建议,这里指少数有才能的人。 8. 稽古:研究古代典籍。 9. 著鞭:鞭策前进,这里指积极进取。 10. 空筌(quán):无用的渔具,这里指空洞的学问。 11. 鱼龙:指朝廷官员。 12. 变迁:改变和变化,这里指官场上的升沉得失。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试院和李提管韵》中,诗人牟巘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圣世文人追求的情景。诗中的“旁搜”、“舍耒”和“叹胝胼”表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以及辛勤学习的艰辛历程。接下来,“武成宜取二三策”暗示了文武之道的结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紧接着的“充栋此时唯恐后,著鞭他日竟谁先”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上的决心和毅力,以及在学术领域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而“空筌相对真堪笑,半夜鱼龙已变迁”则揭示了世界万物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倡导学者们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适应时代的变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试院和李提管韵》是南宋诗人牟巘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54年,即南宋宝祐二年。 在这一时期,牟巘的生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他原本在地方上担任官职,但由于南宋政治腐败、内忧外患的局面,使得他在官场上的前景变得渺茫。在这一年,他被迫离开家乡,进入京城临安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够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现实却并不如他所愿,科举考试的竞争激烈,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功名。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状态。蒙古铁骑已经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边境战事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在朝廷内部,权臣当道,政治腐败严重,科举制度也被权贵们操纵,许多有才华的人难以脱颖而出。这种时代背景使得牟巘的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激发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