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桑子·当时错

标题包含
采桑子·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的家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的叶赫那拉氏,地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就这样匆匆一别,仿佛梨花飘零殆尽,月亮也已偏西,夜色渐深。
去完善
释义
“梨花”常用来比喻纯洁的爱情或离别的惆怅;“月又西”表示时间流逝。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错”为核心,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未能珍惜感情的深深懊悔。上阕通过“而今才道当时错”一句点明主旨,“心绪凄迷”则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痛苦。接着,“红泪偷垂”描绘出女子隐忍的悲伤,同时借“满眼春风百事非”反衬出环境的美好与人事的残酷对比,更加凸显失落感。 下阕转入理性思考,“情知此后来无计”直抒胸臆,承认未来的无力挽回,而“强说欢期”则体现了一种自我欺骗式的慰藉,试图缓解现实的冰冷。最后两句“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借助自然景象烘托离别的惨淡氛围,将全词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整体而言,这首词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擅长捕捉瞬间情感并将其升华至艺术高度的独特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彼时纳兰性德正值青春年少却已身居宫廷侍卫之职。作为一位情感细腻、才华横溢的词人,他与表妹青梅竹马却因家族安排而被迫分离。这段感情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隐痛。此词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就,借暮春时节梨花凋零、明月西沉的景象,抒发了他对逝去爱情的无限追思和对命运无常的深沉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