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标题包含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疋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字禹玉,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世家大族,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王珪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在任内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十万英勇神兵犹如秋天里的一场意外,瞬间就驱散了西边沙漠里的妖魔之气。他们就像那匹不嘶鸣的马一样勇敢,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就像长城一样坚毅,守护着国家的平安。皇帝陛下亲自为他们画像挂在了凌烟阁上,赞扬他们的英勇行为;将帅们已经准备好了跟随他们一同出征。不要说没有人能报效国家,我们的军队正在勇往直前,准备攻占凉州呢!
去完善
释义
1. 西碛:这里指西夏。 2. 疋马:同“匹”,单独一匹马。 3. 榆塞:古代长城边塞之一,位于今陕西省北部。 4. 玉关:即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5. 凌烟阁:唐朝时皇帝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楼阁。 6. 定远侯:汉代名将班超的封侯,这里借指边疆将领。 7. 凉州: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州,位于今甘肃省。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王珪于熙宁年间创作的。熙宁年间是北宋神宗时期,公元1068年至1077年。 在这个时期,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北宋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和军事改革,而这一系列改革被称为“王安石变法”。在王安石的领导下,北宋国家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来改变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以加强国家的国防力量。然而,这一系列的改革却引起了诸多争议,导致新旧两派的对立日益加剧。 王珪是当时的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豪。他曾任翰林学士、御史大夫等职,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深入的了解。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前线将士们的敬佩之情。 在《闻种谔米脂川大捷》一诗中,王珪描述了种谔将军在米脂川取得的重大胜利。米脂川位于今陕西省北部,是北宋与西夏的重要边境地带。当时,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不断,米脂川一战的胜利对于提振北宋军民的士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