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邓子煇赋拙斋
历尽风波学得呆,全无伎俩口慵开。
门前不厌频来客,要学聪明莫入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邓子煇:指邓光荐,字子煇,诗人邓道昇的儿子。
2. 释道璨:南宋末年僧人,能诗善文。
3. 拙斋:邓子煇的室名,意为自己拙劣的诗文集。
4. 风波:这里比喻世上的种种困难。
5. 呆:愚钝、不灵活。这里是诗人自嘲的语气。
6. 全无伎俩:完全没有本领、本事。
7. 口慵开:懒得开口说话。
8. 门前不厌频来客:表示欢迎客人来访。
9. 要学聪明莫入来:想要变得聪明,就不要靠近我。这是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谦虚的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纷扰的远离。诗中的“历尽风波学得呆”,是说诗人经历了很多世事的风波和波折,但最终学会了保持淡定和从容的态度。而“全无伎俩口慵开”则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淡泊,不再热衷于名利场上的争斗与纷争。接下来的两句“门前不厌频来客,要学聪明莫入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人的无奈和对知音的期待,他希望那些能够理解他、欣赏他的人可以来到他的门前,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则不必前来打扰。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出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事态度,通过对生活的反思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远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为邓子煇赋拙斋》是南宋诗人释道璨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279年前后。这个时期正值南宋灭亡、元朝建立的历史转折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释道璨,本名黄世康,字晋卿,号石湖居士,晚年出家为僧,法名道璨。他生活在南宋末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的时期。他在年轻时曾官至尚书郎,但因对现实不满而辞官归隐。在南宋灭亡后,他毅然选择了出家的道路,以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真理的追求。
在这个特殊时期,邓子煇是他的好友,他们的交情深厚。邓子煇的“拙斋”是一个寓意深刻的地方,象征着他的高洁品质和不俗品味。释道璨以此地为题,表达了对邓子煇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们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