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板桥别弟
江郊忆旧庐,送尔复踌躇。
别惯不形梦,情多懒寄书。
江湖归棹远,风雨夜床疎。
杯酒慈颜悦,离愁頼扫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遥思曾经的家园,送你离去仍感到犹豫。
离别已成习惯,故而不显现在梦境中;感情丰富却因懒散而无法寄出书信。
江湖遥远,归来时已经飘然远矣;风雨交加,夜晚的床铺显得疏离而孤独。
一杯酒可以让母亲的脸色变得和悦,驱散离别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一带。
2. 板桥:板桥为古代桥名。
3. 江郊:指江边郊野。
4. 忆旧庐:回忆曾经的家园。
5. 送尔:送给你。
6. 踌躇:犹豫不决,形容徘徊不定。
7. 别惯:习惯分别。
8. 不形梦:无法在梦中表现。
9. 情多:情感丰富。
10. 懒寄书:懒得写信。
11.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
12. 归棹:回家的小船。
13. 远:远离。
14. 风雨:刮风下雨的天气。
15. 夜床疎:夜间床铺显得空旷稀疏。
16. 杯酒:一杯酒。
17. 慈颜:慈母的面容。
18. 离愁:离别的忧愁。
19. 頼:依赖,依靠。
20. 扫除:消除。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兄弟分别的古诗词。诗人以江边回忆故居起笔,为兄弟的离去感到踌躇。他表达了对离别的习惯使人不愿入梦,情感丰富到懒得写信来表达。诗人在江湖上的归舟渐行渐远,风雨交加的夜晚中,床前的窗户显得稀疏。通过喝一杯酒来让母亲的笑容变得慈祥,从而驱除离愁。整首诗充满深情,道尽了分离的无奈与不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陵板桥别弟》是南宋诗人俞德邻在公元1158年所创作的。这一时期,俞德邻的家族因战乱而流离失所,他的兄弟也在各地离散。此诗正是描绘了作者在金陵板桥与弟弟重逢后又要分别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别离之苦。
当时正值金国入侵南宋,烽火连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俞德邻怀着对家国的忧虑,努力关注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诗歌唤醒民众抗金的意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和呼唤民族觉醒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