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朱大卿归龙舒

标题包含
送朱大卿归龙舒
觚棱挂晓日,浮鹢违都城。 今代朱伯厚,勇去投簪缨。 津津眉睫间,不见离别情。 问之何能尔,内重外物轻。 声利诱一世,漏尽犹夜行。 岂不厌逐逐,无由息营营。 若人著眼高,不受世网撄。 奋身许国久,艰险亦饱更。 乘传上蚕丛,拥旄到龙廷。 中朝豹尾班,讵可欠老成。 一旦念丘园,拂衣即遐征。 君相虽贪贤,欲留终不能。 班以内阁奥,秩之闲馆清。 皖山插天翠,淮水到海平。 婆娑山水间,可筑半隠亭。 鸡豚入新社,鸥鹭寻旧盟。 收身谢危机,至此全修名。 嗟我为糊口,偃蹇侵颓龄。 仰羡冥鸿高,俯慙晓猿惊。 青山不负约,行矣谋归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炎(1909年-2007年),原名王树声,字子龙,号雨田。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学者和艺术教育家,被誉为“书坛泰斗”。 王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觚棱:宫阙的棱角,这里指代皇帝所在的京城。 2. 浮鹢:鹢,古代船头上画有鹢鸟的船,这里借指船只。这句表示乘坐船只离开京城。 3. 今代朱伯厚:朱伯厚,本诗作者的朋友,此处以他的名字借指现在的朱大卿。 4. 勇去投簪缨:簪缨,冠饰,这里代指官职。这句话形容朱大卿勇敢地放弃官职。 5. 津津眉睫间:形容眼睛有神的样子。 6. 夜行:连夜赶路,这里指追逐名利的行为。 7. 厌逐逐:厌倦了追逐名利的生活。 8. 息营营:停止忙碌奔波。 9. 世网撄:被世俗之事困扰。 10. 奋身许国久:很久以前就下定决心为国家效力。 11. 艰险亦饱更:经历过各种艰难困苦。 12. 乘传上蚕丛:传,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的车子;蚕丛,古蜀国开国君主蚕丛氏,这里泛指蜀地。 13. 拥旄到龙廷:拥旄,古代武官出征时手持的节杖;龙廷,龙安府,位于今四川雅安一带。 14. 中朝豹尾班:豹尾班,唐代百官朝见皇帝的班列之一,这里指朝中官员。 15. 班以内阁奥:内阁,政府机构;奥,深奥,这里指朝廷高层。 16. 秩之闲馆清:秩,官员的俸禄等级;闲馆,指地位较低的官员住所。 17. 皖山:指安徽省境内的黄山。 18. 淮水:淮河。 19. 婆娑山水间:形容山水风光美好。 20. 可筑半隠亭:可以在山水之间建造一个隐居之地。 21. 鸡豚入新社:鸡豚,家禽家畜;新社,祭祀土地神的仪式。 22. 鸥鹭寻旧盟:鸥鹭,水鸟;旧盟,以前的伙伴。 23. 收身谢危机:收身,辞官退隐;谢,谢绝;危机,危险与机遇。 24. 全修名:成全自己的修养与名声。 25.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26. 偃蹇侵颓龄:偃蹇,困顿;侵颓龄,逐渐衰老的年纪。 27. 冥鸿高:冥鸿,远飞的鸿雁;高,飞得高远。 28. 晓猿惊:晓猿,清晨的猿猴;惊,受惊。 29. 青山不负约:青山,比喻理想之地;不负约,不违背约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诗人朱大卿的才华与品质,描绘了他远离名利、投身国家事业的远大抱负。作者用词典雅,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事物和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勇敢果断、不畏艰难的形象。 首联描绘了晨曦中的京城景象,以此衬托出朱大卿离开都城的坚定信念。颔联赞美朱大卿的才学与人格魅力,以及他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颈联通过对比世俗的追求与朱大卿的淡泊,进一步突显了主人公的高尚情操。 接下来几联,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朱大卿在蚕丛、龙廷等地的英勇事迹,表现出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发挥重要作用的品质。其中“中朝豹尾班,讵可欠老成”一句,既表达了朝廷对朱大卿的高度认可,又强调了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紧接着,作者通过讲述朱大卿离开官场,回到皖山淮水的家乡,展现出他既能为国家效力,也能享受宁静生活的智慧。这与上文对朱大卿高洁品质的描绘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最后,诗人以自身作对比,表达了对朱大卿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律和谐,既有对朱大卿的赞美,也有诗人自我反思的过程,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朱大卿归龙舒》,是南宋诗人王炎的一首送别诗。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此时王炎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 在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北宋灭亡,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王炎出生于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早年曾任官职,但因政见不合而遭到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亲身经历了战乱的残酷和社会的黑暗,这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公元1167年,王炎的好友朱大卿即将离开京城返回故乡龙舒,王炎为此写下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