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想得

标题包含
想得
两重门里玉堂前, 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 娇羞不肯上秋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翃(?-788年),字君平,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韩翃年轻时以文才著称,与李端、卢纶等文人交游甚密,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在朝为官期间,韩翃直言敢谏...查看更多
呱唧呱唧577
去完善

译文
在双重门内玉堂前, 寒食时节花儿绽放正艳; 月亮当空照得花儿分外明, 想象那位佳人低垂着手站在那里; 娇艳中带着羞涩, 迟迟不愿去荡秋千。
呱唧呱唧577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两重门:指府邸中的内外宅之间的门。2. 玉堂:宫殿或官署的华美住处。3.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4. 月午:月亮正中天,表示时间。5. 那人:指所思念的人。6. 垂手立:形容女子的柔弱姿态。7. 秋千:一种传统游戏,通常在春季举行。
呱唧呱唧577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少女情思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主人公在寒食节时,思念着心上人的情景。诗句中的"两重门里玉堂前"描述了女子所处的环境,"寒食花枝月午天"则描绘了她所处的时节。在这美好的时刻,女子却无暇欣赏美景,因为她正心心念念地思念着那位心上人。"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则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心理活动,她想象着心上人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甜蜜和羞涩,以至于连秋千都不愿去荡。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少女丰富的内心世界。
呱唧呱唧57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想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759年,即唐肃宗至德年间。在这个时期,韩翃历经了宦海浮沉,曾先后担任滁洲刺史、尚书郎等职。然而他的官运并不亨通,数度遭贬谪,甚至曾因谗言而被流放。 在韩翃所处的时代,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安禄山的叛乱使得中原地区陷入了混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在这样的背景下,韩翃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同情心,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战乱图景。 在这首《想得》中,韩翃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描绘出了战火连绵不断、家书难得一见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同时,他也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自画像,表达了自己因战乱而愁白了头发,忧国忧民的心情。
呱唧呱唧57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