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九锁步虚词·凌虚锁
太空本无形,天衢迥萧疎。
火炼身弥轻,意行意己如。
飘飘跨倒景,{上林下今}丽舞云裾。
无碍故逍遥,洒然翔清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空本来就没有具体的形状,天空广阔无边且宁静。
经过火的锻炼身体变得轻盈,意识自由行走感觉就像自己一样。
飘荡在空中穿越时间的倒影,在仙境中飘逸地舞动裙摆。
没有阻碍所以能自由自在地遨游,飞翔在清明的世界里。
去完善
释义
1. 太空:指天空、天际。
2. 天衢:天路、天空。
3. 火炼:指人体经过修炼。
4. 倒景:指天上的美景。
5. {上林下今}:现写作“辚”,象声词,用于描绘车轮滚动的声音。这里指车马声。
6. 云裾:云彩、云朵。
7. 无碍:没有阻碍。
8. 洒然:舒畅的样子。
9. 清墟:清静之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追寻心灵自由的境界中所感受到的宇宙浩渺和身心的升华。诗人以“太空本无形,天衢迥萧疎”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太空的无边无际和广阔无垠。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与有限。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种反差所束缚,而是通过内心修炼实现了心灵的超越。
接下来的诗句中,“火炼身弥轻,意行意己如”表现出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一种精神解放和心灵蜕变。在经历磨难和磨练之后,诗人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身心轻盈、意境宽广的状态。同时,诗人也意识到,只有当自己的意念与自然相融时,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紧接着的“飘飘跨倒景,{上林下今}丽舞云裾”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体验到的虚空世界。他似乎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同舞蹈般在空中翻飞,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诗人将这一场景刻画得极为生动形象,令人陶醉其中。
最后,诗人以“无碍故逍遥,洒然翔清墟”收束全篇,表达了他在这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中所获得的解脱与自在。在无拘无束的天地之间,诗人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子,逍遥自得地翱翔于虚无缥缈的世界。整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追求心灵自由过程中的感悟与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敬和九锁步虚词·凌虚锁》是宋朝诗人赵汝湜的作品。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0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赵汝湜生活在宋朝的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文人士大夫,他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怀和关注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正处于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外部战争压力加剧,这让赵汝湜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凌虚升仙的向往,实际上是在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以此缓解对现实社会的困惑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