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彦楚
清才不数见,世固未易识。
如玉在荆山,落落混于石。
沈君义兴彦,恨我未良觌。
陆子不妄交,称许斯为得。
况有阙里孙,延之致经席。
比聆道吴阊,捧檄建德国。
高歌诵唐虞,诸子有矜式。
严滩浩烟霞,山水澄鲜碧。
暇日一登临,清赏慰愁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英才不可多得,世间识才不易。
如荆山石中玉,与顽石混同无异。
沈君乃义兴贤达,恨我无缘相会。
陆子待人真诚,赞赏此人独具慧眼。
更何况有阙里的孙子,招致其登临讲堂。
曾经听闻其在吴阊论道,奉命建设德国。
唱诵唐虞之歌,诸子引以为典范。
严滩浩渺如烟霞,山水碧绿清澈。
闲暇时去登临,欣赏美景消愁解闷。
去完善
释义
1. 清才:指才德出众的人。
2. 数:多次,频繁。
3. 世固:世界本来。
4. 易识:容易识别。
5. 荆山:古九州之一的荆州地区的山地。
6. 落落:指落落大方的样子。
7. 彦:古代对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的尊称。
8. 恨:遗憾。
9. 良觌:相遇;会面。
10. 陆子:指东汉学者陆贾。
11. 妄交:胡乱交往。
12. 斯:这。
13. 得:得到。
14. 阙里:指孔子出生和讲学的地方。
15. 孙:后代。
16. 延:邀请。
17. 经席:读书的席位。
18. 比聆:比邻聆听。
19. 道吴阊:指沿途经过的苏州城。
20. 捧檄:拿着公文。
21. 建德国: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
22. 高歌:高声歌唱。
23. 诵唐虞:歌颂尧舜。
24. 矜式:尊重他人,注重礼仪。
25. 严滩: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县境内的风景名胜区。
26. 浩烟霞:浩渺的云烟和彩霞。
27. 澄鲜碧:清澈碧绿的江水。
28. 暇日:空闲的日子。
29. 登临:登山临水。
30. 清赏:清雅的欣赏。
31. 愁寂:忧愁寂寞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友人的品质和才华,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以“如玉在荆山,落落混于石”形象地描绘出沈彦楚的品质和才华,表达了他对沈彦楚的高度赞誉。同时,诗人也提到陆子和阙里孙对他的认可,进一步强调了沈彦楚的优秀。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与沈彦楚共同探讨学问、欣赏山水景色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沈彦楚》是明朝诗人陈深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此时正值明朝初期,国家初定,百废待兴。
陈深,字子微,号清全居士,江苏苏州人。他自幼聪慧,才情横溢,然而一生并未涉足官场,而是选择了隐居生活。在这首诗中,陈深以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沈彦楚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无奈。
在这个时期,明朝刚刚建立,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尽管如此,陈深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与沈彦楚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