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当涂道中

标题包含
和当涂道中
至今修竹下,陈迹忆山阴。 去去人如水,行行杖挂金。 柳丝偏惹恨,禽语更关心。 对景愁千斛,无言酒懒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希逢,字可久,号西麓,南宋文人。他生于宋孝宗时期,卒于宋理宗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 赵希逢出身世家,他的父亲赵不尤是南宋名臣,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赵希逢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擅长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直至今日在修竹之下,不禁回忆起山阴的陈年往事。 来来往往的人如潮水般流动,举步前行时手杖挂着黄金般的阳光。 柳丝偏偏招惹了愁绪,而鸟儿的叫声更让人忧心不已。 面对此情此景,忧愁如同千钧重担,无奈地以沉默相对,连手中的酒也不想再喝。
去完善
释义
1. 至今:到现在;现在起一直延续到此刻。 2. 修竹:长长的竹子。 3. 陈迹:过去的痕迹。 4. 山阴:古地名,位于今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西北部,这里是作者在回忆故乡的往事。 5. 去去:频繁往来,忙碌的样子。 6. 人如水:形容人流如潮水般络绎不绝。 7. 行行:走路时步步前行。 8. 杖挂金:手杖上悬挂着金饰品。 9. 柳丝:垂柳的枝条。 10. 禽语:鸟叫声。 11. 对景:面对眼前的景物。 12. 愁千斛:比喻极多的忧愁。 13. 无言:没有说话。 14. 酒懒斟:懒得倒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当涂道中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对修竹、行人、柳丝、禽语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在面对这些景象时的哀愁之情。同时,诗人又以"无言酒懒斟"的形象表现出自己的孤寂和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生动的景物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当涂道中》是南宋著名诗人赵希逢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160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朽,民生凋敝,战乱频仍。 赵希逢,字可传,号振西。他是南宋名臣赵汝愚的堂弟,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屡次科举不第,一生坎坷。他在诗歌、散文、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词坛上独树一帜,作品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希逢的生活际遇也颇为曲折。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正直不阿,得罪权贵,被迫离职。此后,他便隐居于故乡浙江金华,以诗酒为伴,过着清贫但自由的生活。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 在《和当涂道中》这首词中,赵希逢以当涂道中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抒发了对国事日非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切。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