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众卉已零落,芳菲惟此枝。自怜违世者,独对雪霜姿。岂但怀高洁,悠然兴远思。佳人消息渺,折汝欲何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各种花卉已经凋谢,唯有这一枝依然盛开。我怜悯那些与世俗不合的人,独自面对风雪的坚韧姿态。这不只是因为它高洁的品质,还有那悠然自得,深思远虑的精神。然而佳人的消息无从得知,折断它又是为了什么?
去完善
释义
1. 何绛:明朝诗人,生平不详。
2. 众卉:各种花卉。
3. 零落:凋谢。
4. 芳菲:花香,这里指代梅花。
5. 违世者:远离世俗的人。
6. 悠然:安闲自在的样子。
7. 兴远思:产生深远的思绪。
8. 佳人:美好的女子,这里可以理解为理想中的品格。
9. 消息渺:杳无音信。
10. 折汝:折断你,此处指采摘梅花。
11. 为:为什么。
去完善
赏析
《梅花》何绛是一首描绘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诗歌。首联“众卉已零落,芳菲惟此枝”展示了梅花在冬天依然傲然独立、芬芳四溢的特点。颔联“自怜违世者,独对雪霜姿”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颈联“岂但怀高洁,悠然兴远思”既表达了梅花的高尚品质,也寓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尾联“佳人消息渺,折汝欲何为”则以梅花的形象寄托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是何绛创作的咏物诗,作品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这一时期,正值明朝末年,社会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各种矛盾尖锐。而诗人何绛身处这种时代环境,心怀忧国忧民之情,有感而发地创作了这首以梅花为题的咏物诗。
梅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高尚品德的象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何绛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寄寓了自己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他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同时也隐喻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担当。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抒发了他的壮志凌云的豪放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