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喜晴早作散步
寂历山房久杜门,清晨踏碎碧苔纹。
池经宿雨添三尺,花怯春寒瘦一分。
满地月凉翻竹露,隔溪风细度松云。
近来生计随缘足,半亩荒畦手自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喧闹的山居已很久闭门不出,
清早踩碎覆盖地面的青苔踏上小路。
池塘经过一夜的春雨水满三尺,
花朵因怕冷在春光中显得有些孱弱。
地上洒满月光竹子上的露水滚动,
溪风吹过松树间发出低沉的声音。
近期生活随意且充实,
亲手开垦半亩荒地种下希望。
去完善
释义
1. 艾性夫:南宋末年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涯笛,号竹叶船子。
2. 寂历山房:指诗人的住所,这里以山房代指其隐居的地方。
3. 杜门:闭门不出。
4. 碧苔:绿色的青苔。
5. 池经宿雨添三尺:池塘经过一夜的雨水后水位上升了三尺。
6. 花怯春寒瘦一分:花朵因害怕春天的寒冷而凋谢了一些。
7. 满地月凉翻竹露:月光洒满大地,竹子上的露水翻滚。
8. 隔溪风细度松云:对岸的风吹过松树,就像云朵在移动。
9. 生计随缘足:生活来源靠缘分,知足常乐。
10. 荒畦:荒废的田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雨后的早晨走出山房,进行散步的情景。诗人以细致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己的心境。首先,“寂历山房久杜门”说明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是幽静的,他长时间闭门不出,说明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然后,“清晨踏碎碧苔纹”中的“踏碎”一词,表现了诗人开始漫步时的轻松心情,而“碧苔纹”则象征了大自然的复苏和生机。
接下来,“池经宿雨添三尺,花怯春寒瘦一分”是对雨后环境的细致观察。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春雨滋润万物、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花怯春寒瘦一分”也表现了诗人对花朵的关切之情。
之后,“满地月凉翻竹露,隔溪风细度松云”则是诗人对夜晚月光洒满大地以及微风轻拂松树发出的沙沙声的生动描绘。这些句子不仅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美景,还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最后,“近来生计随缘足,半亩荒畦手自耘”则表现出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在这两句中,虽然提到了“荒畦”,但诗人并未流露出消极的情绪,反而表达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满足和对劳动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雨喜晴早作散步》是南宋末年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74年至1279年之间,也就是南宋灭亡前夕。在这段时间里,艾性夫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在南宋末期,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发,民生疾苦。艾性夫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对人民的苦难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映。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在《苦雨喜晴早作散步》这首诗歌中,艾性夫通过对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个人遭遇的倾诉,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末期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