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耘朝散
昔年汾水上,曾遇海南翁。
欲问三山路,先知一溉功。
万纷销寂默,一气抱冲融。
更约丹砂诀,他时访葛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在汾水边,遇到了来自海南的老者。
询问通往三山路的方向,老者先告知了种地的辛勤。
纷繁事物消失于寂静之中,一股气流拥抱着融洽的氛围。
期待学习炼丹秘诀,将来能拜访葛洪道长。
去完善
释义
1. 汾水:一条流经中国山西省的河流,是黄河的支流之一。
2. 海南翁:此处指道教炼丹家葛洪。
3. 三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三神山,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
4. 一溉功:比喻辛勤努力的功效。溉,灌溉,引申为付出辛劳。
5. 万纷:纷繁复杂的世事。
6. 寂默:寂静无声。
7. 一气: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元气。
8. 冲融:空虚无碍的状态。
9. 丹砂: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颜料,常用于道家炼丹。
10.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和炼丹家,著有《抱朴子》等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的李复,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功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歌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作者与徐耘朝散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昔年汾水上,曾遇海南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很久以前的汾水之畔,我曾经遇到了那位来自海南的老者。这里,作者通过回忆过去的一次相遇,表达了对这位老者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欲问三山路,先知一溉功。”这两句诗意味着,想要了解通往仙境的道路,首先要了解耕耘的艰辛。这里的“三山”是指传说中的仙山,而“一溉功”则是指农耕时的辛勤劳动。作者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万纷销寂默,一气抱冲融。”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当所有的烦恼和喧嚣都消失后,人们会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就像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人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在这里,作者通过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更约丹砂诀,他时访葛洪。”这两句诗意味着,让我们一起约定学习炼丹的秘诀,将来一起去拜访道教大师葛洪。在这首诗的最后,作者通过这个约定,表达了对道家修炼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徐耘朝散》是宋朝诗人李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即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复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当时,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面临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内部则存在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发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关注国家命运,忧国忧民,抒发胸臆。
李复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也深深地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己遭遇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在这首诗中,他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朝廷疏于防范外侮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