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不尔
夏云多奇峰,干城冷相映。
借问诸禅僧,那个堪凭定。
干城高锁月,夏云欲为雨。
若谓非全功,子细看规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天云彩常常变幻莫测,展现奇峰异岭,如此美景与远方的城堡相映成趣。请向各位禅僧请教,这美妙的景象该以何心境去欣赏和体会?
夜晚月色倒映在城墙上,夏天云彩呈现出将要降雨的迹象。如果要说这是并非完全成就之功,那么请你仔细看看自然的法则和规律。
去完善
释义
1. 夏云:夏天的云彩。
2. 干城:防御用的城堡,这里指月亮照耀下的高山。
3. 相映:相互映照。
4. 借问:请问,请问诸位。
5. 诸禅僧:众位参禅的僧人。
6. 堪:可以。
7. 凭定:依赖,依靠。
8. 高锁:高高挂起,比喻月亮挂在高空。
9. 欲为:将要成为。
10. 若谓:假如说。
11. 非全功:并非完全成功。
12. 子细:仔细,详细。
13. 看规矩:观察事物的规则规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僧人释重显的《法尔不尔》。诗中,夏云和干城(古城堡)作为两个比喻,描述了禅宗的禅境。诗人通过描绘夏日变幻莫测的云彩和高耸的古城堡,展示了禅宗追求的超越世俗、不受约束的境界。在诗的最后两句“若谓非全功,子细看规矩”中,诗人提醒人们在欣赏这种境界时,应遵循禅宗的规则。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含蓄的表达方式,传达了禅宗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法尔不尔》是宋代诗人释重显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279年,即宋代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重显作为一位禅宗高僧,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更为深刻。他的这首《法尔不尔》正是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人生百态,表达了对生命、死亡、执着、解脱等哲理的思考。在诗中,他以“法尔不尔”为主题,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有定数,生死轮回、花开花落都是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这些规律,达到心灵的解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