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喻叔奇集兰亭序语四绝 其二
群贤少长毕经过,曲水流觞忆永和。
一代风流已陈迹,世殊事异感伤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众多的才子佳人纷纷来到此地,共度曲水流觞之宴,怀念起昔日永和年间的时光。但那一代的风流人物已成过往,随着世事变迁,人们心中生出诸多感慨与悲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群贤:指各种有才能的人,这里主要指王羲之邀请的文人雅士们。
2. 少长:年纪小的人和年纪大的人,这里代指各类人士。
3. 毕经过:都来过这里,表示这些人都在兰亭聚会过。
4. 曲水:曲折流动的水流。
5. 流觞:用木头制成的酒杯顺水漂行,人们坐在水边饮酒赋诗。
6. 永和: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公元345-356年。这里借指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召集的兰亭集会。
7. 一代风流:指王羲之及其同僚等一群名士的风雅韵事。
8. 陈迹:过去的事情,历史上的遗迹。
9. 世殊:时代变迁,世事不同。
10. 事异:事物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喻叔奇集兰亭序语四绝 其二》是南宋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通过描绘王羲之等人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场景,表达了对古代风流人物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群贤少长毕经过”描述了当时参加兰亭集会的各种人物,他们无论是年少还是年长,都齐聚一堂,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接下来的“曲水流觞忆永和”,通过“曲水”、“流觞”等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之中。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而是笔锋一转,感叹道:“一代风流已陈迹”。这里的“一代风流”指的是王羲之等人所代表的魏晋风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风流人物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接下来,诗人又以“世殊事异感伤多”表达了他对这个事实的无奈与伤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兰亭集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风流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的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厚重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和喻叔奇集兰亭序语四绝 其二》是南宋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6年,即南宋孝宗淳熙三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逐渐稳固,但在北方的领土仍被金国占领,国家内部也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王十朋在这个时候任湖州知州,他关注民生、廉洁奉公,与民休息,对国家的治理做出了贡献。
在诗人的个人生活中,他的母亲去世,令他十分悲痛。王十朋是一位孝子,在母亲的丧期中,他以极大的孝心陪伴于侧,这也反映在他对母亲的怀念诗句中。此外,王十朋与妻子之间的感情深厚,妻子因病去世,使得他在悲悼之际,对生命无常有着深深的感慨。
综上,王十朋在这首诗中融合了个人生活经历和对时代背景的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人生哲理,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