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水流百折山苍苍,古寺秋容横野航。
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
道人心已老松石,学子胆须磨雪霜。
默默澄源坐兀兀,游鱼沙鸟静相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水历经曲折流向远方,群山环绕在周围,山间古寺悠然屹立,秋天的景色映入眼中。明亮的月光轻轻洒下,露水被染成白色,而篱笆上的花朵仿佛想要趁着重阳节争艳一般变成黄色。
修行的人已经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他们的内心像松树和石头一样坚定,而作为学生,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来锻炼我们的勇气与决心。我们默默地坚守着初心,稳稳地坐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游鱼还是沙鸥,都沉浸在宁静之中,忘记烦恼与纷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原指诗的标题,此处借指写诗的内容或主题。
2. 奉化: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的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四明山脉南麓,有“水蜜桃之乡”的美誉。
3. 西峰圆觉禅院:即位于奉化境内的西峰山上的一座古庙,圆觉禅院是此庙的名字。
4. 百折:形容水流曲折蜿蜒。
5. 苍苍: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
6. 古寺:古老的寺庙。
7. 秋容:秋天的景色。
8. 横野航:横向穿越田野的小船。
9. 明月初濡:明月刚刚升起,还不太明亮。濡,意为润泽,这里用来描述月亮初升时的情景。
10.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温度降低,露水更重。
11. 篱花:篱笆上的花朵。
12. 趁:乘着,趁着。
13.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14. 黄:黄色,这里指菊花等黄色花卉盛开。
15. 道人:僧人。
16. 心已老松石:心已经像松树和石头一样坚定稳重。
17. 学子:求学者,学习的人。
18. 胆须磨雪霜:磨砺自己的胆量,如同在风雪霜露中锻炼成长。
19. 默默:静静地。
20. 澄源:清澈的源头,比喻心灵的纯净。
21. 坐兀兀:安坐不动的样子。
22. 游鱼沙鸟:游动的鱼和水边的鸟,形容环境宁静和谐。
23. 静相忘:大家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中的寺院景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其对禅院环境的喜爱和对修行的向往。首联通过“水流百折”和“山苍苍”表现出溪水的曲折与山脉的壮丽;颔联则通过“古寺秋容横野航”表现出了禅院的宁静和秋意浓重的氛围;颈联中“明月初濡寒露白”和“篱花似趁重阳黄”则展示出了一副和谐的自然美景;而尾联“道人心已老松石,学子胆须磨雪霜。默默澄源坐兀兀,游鱼沙鸟静相忘。”则抒发了诗人在禅院中修行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是宋代诗人释正觉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禅意心境。
创作时间:这首诗作于宋代,具体时间未详。
人生际遇:释正觉是宋代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在宋代,佛教文化非常繁荣,许多文人和僧人都热衷于探讨佛法和文学创作。释正觉作为一位出家人,他的一生都在修行和传播佛法,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他的禅修生活和禅意思想。
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儒家、佛家和道家等各种思想学派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寺院林立,僧侣众多,禅宗、净土宗等佛教流派纷纷涌现。这种时代背景为释正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