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光岩
一棹巨川舟,相随物外游。
芳尘曾未逐,春兴若为酬。
酌石花阴湿,题岩藓墨浮。
沙鸥应笑我,留住瀫溪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艘大船行驶在广阔的水域上,我们相伴着游览世外仙境。
那些美好的事物尚未被追随,春天的心情该如何表达和回馈呢?
我在石头上斟酌诗句,花儿盛开的地方湿润宜人;在岩石上书写诗篇,苔藓上的字迹如水墨般漂浮。
沙滩上的鸥鸟也许会嘲笑我,把我留在这美丽的溪流源头。
去完善
释义
1. 一棹:一只船桨。
2. 巨川:大河。
3. 物外游:在尘世之外漫游。
4. 芳尘:指美好的时光。
5. 春兴:春天的兴致。
6. 酌石:饮酒赏石。
7. 花阴:花的阴影处。
8. 题岩:在岩石上题诗。
9. 藓墨:苔藓上的墨迹。
10. 沙鸥:栖息在沙滩上的鸥鸟。
11. 瀫溪:河流名,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物外游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人以“翠光岩”为背景,通过描述岩石上的花卉、苔藓和沙鸥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以沙鸥的视角自嘲,表达了愿意留在美景之中的愿望,展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翠光岩》这首诗出自清朝诗人郑得彝之手。创作时间为清朝末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史阶段,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
在这个特殊时期,郑得彝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他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他也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在个人生活中,郑得彝的一生辗转各地,他曾担任过教师、官员等职务,但因时局动乱,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也更加坚定了他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决心。
综上所述,《翠光岩》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这种情感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绪,也展示了郑得彝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独特风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