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秦娥

标题包含
忆秦娥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他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倒计时八个月
去完善

译文
梅花开放。枝头挂满了瑶台的月光。这瑶台的月光,象征着调和五味的美意,也反映了冬天的寒冷。小桥下的溪水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哀伤的故事。行人驻足凝望,满怀忧愁,却不知是为谁而等候,为谁而折取这一枝梅花。
倒计时八个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梅花发:指梅花盛开。 2. 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形容梅花枝头上的月亮,以表现出梅花的美丽和高洁。 3. 和羹心事:和羹,原意是将各种调料混合在一起烹饪出美味的汤。这里比喻文人们努力创作以表达自己的心声。 4. 履霜时节:古代成语“履霜坚冰至”的简化,意思是走在霜上,预示严寒即将到来。这里借指冬天的寒冷天气。 5. 野桥流水声鸣咽:描写田野间的景象,表现大自然的寂静与孤独。 6. 行人立马空愁绝:描述路上的行人为眼前的景色所感动,驻足观看,心中涌起无尽的忧愁。 7. 为谁凝伫:为谁在这里长久地站立、沉思。 8. 为谁攀折:为谁在这里采摘、折断花朵。
倒计时八个月
去完善
赏析
《忆秦娥》是一首描绘冬日梅花的词牌名,此词以“梅花发”开篇,展现出一幅寒冷的冬季画面。词人以“寒梢挂着瑶台月”的描绘呈现出梅花的美丽,并为后面提到的“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铺垫了情感基调。 下片开始以“野桥流水声鸣咽”勾勒出自然环境的静谧与寒冷,与上片的梅花形成鲜明的对比。接下来,词人以“行人立马空愁绝”道出了一种在梅花园中的孤独感,为整首词的情感增添了一份深沉。 最后的两句“为谁凝伫,为谁攀折”则似乎是在质疑自己,为何如此珍视梅花?为何对于梅花的感情如此深切?这不仅表现了词人对于梅花的深深热爱,也为全词增添了无尽的悬念与感慨。
倒计时八个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秦娥》朱熹这首词是南宋时期朱熹的作品。朱熹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才华和学识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在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这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段时间里,朱熹在学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成为了一代理学宗师。他的作品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结合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治理、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认识。 《忆秦娥》一词,正是朱熹在这个时期创作的。通过描绘秦楼月、箫声咽等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于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境况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倒计时八个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