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吟
知尽人情天岂异,未知何啻隔天地。
少时气锐未更谙,不信人间有难事。
知尽人情与天意,合而言之安有二。
能推己心达人心,天下何忧不能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邵雍:北宋哲学家、诗人,字尧夫,谥康节,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书。
2. 何啻:即“何止”。
3. 隔天地:比喻两者之间的差异极大,如同隔着天地一般。
4. 少时气锐未更谙:年轻时血气方刚,没有经过世事磨炼。
5. 合而言之安有二:将人的情感与天意结合起来看,其实并无二致。
去完善
赏析
《天人吟》是北宋哲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哲理诗。诗中,邵雍通过“知尽人情天岂异”与“知尽人情与天意”这两句诗句,表达了他在认识和理解人与天的关系上所达到的深度和高度。他认为,只有充分理解人的情感和行为,才能领悟到天的规律和真谛,进而实现人与天的和谐共处。
同时,邵雍在诗歌中描绘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主义和激情,表现出坚信人定胜天的信念。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世间之事并非都能如愿以偿。“不信人间有难事”以及“不信天上有人知”表达出他对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妥协的无奈。
全诗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主题,将人生哲理寓于诗词之中,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人吟》是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歌颂了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
在公元1070年左右,邵雍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时期,他的学说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然而,他同时也看到了北宋社会的一些弊端,如官僚腐败、贫富分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让他深感忧虑,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管仲等古代政治家的敬仰之情,希望他们的智慧能够指引后世。
在创作《天人吟》时,邵雍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中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在这个时期,北方的辽国和西夏等国家时常侵扰宋朝边境,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外患压力。此外,国内的阶级矛盾也逐渐加剧,农民起义时有发生。这些都让邵雍感受到了国家的危机,从而在他的诗歌中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