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广德鲍宫使寄诗
当年书剑走风尘,倾盖桃花一笑春。
别去交情浑似旧,向来时事几番新。
诗坛雄健看前辈,官路低回愧此身。
珍重烦公问消息,双溪烟雨政垂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求学浪迹天涯,桃花树下畅谈欢笑如春。
别离之后友情依然如故,世事变迁几度更迭。
诗坛豪杰先辈风骨犹在,仕途不顺令我自愧不如。
请君关心我的情况,我在双溪烟雨边垂钓闲逸。
去完善
释义
1. 当年书剑走风尘:指年轻时外出求学或游历。"风尘"一词常用来形容行旅的艰辛。
2. 倾盖桃花一笑春:描述了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倾盖"比喻初次相见,"桃花一笑春"以桃花盛开的美景来表现快乐愉悦的氛围。
3. 别去交情浑似旧:离别之后友情依然深厚。"浑似旧"表示一如往昔。
4. 向来时事几番新:感叹世事变迁,时光荏苒。"向来"是“从前来”的意思,"时事"是指当时的时代背景或政治环境。
5. 诗坛雄健看前辈:称赞鲍宫使在诗坛上的卓越成就。
6. 官路低回愧此身:表达自己在官场上的不得志。"低回"有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徘徊不前。
7. 珍重烦公问消息:表达对鲍宫使关怀的感激之情。"珍重"表示珍惜对方的关心和友谊,"烦公"是敬称对方。
8. 双溪烟雨政垂纶:想象鲍宫使在双溪烟雨中垂钓的情景。"双溪"指的是两条溪流,"烟雨"描绘了烟雨蒙蒙的景象,"垂纶"是钓鱼的代名词。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以“当年书剑走风尘”描述了诗人年轻时的闯荡经历,与友人在桃花盛开时相遇,谈笑风生。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尽管岁月流转,但彼此的友情依然如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事的关注,感叹世事变幻无常。在诗坛上,诗人敬仰那些前辈的风采;而在官场上,却对自己的境遇感到惭愧。结尾处,诗人请求友人关心他的近况,表达了希望在双溪烟雨的美景中过上平静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广德鲍宫使寄诗》是南宋诗人虞俦的一首和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南宋与金国的战局相对稳定,双方开始进行和平谈判,这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作空间。
在创作这首诗时,虞俦已年近七旬,担任广德军通判一职。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宦海沉浮,从状元及第到历任地方官员,虽然地位不显,但他的政治才能和对文学的热爱却始终如一。他曾多次与当时的名士唱和,这首《和广德鲍宫使寄诗》就是他在广德任上,与友人鲍宫使相互寄赠诗歌的产物。
在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崇尚清谈、雅集,诗歌唱和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鲍宫使作为当时的一位名士,与虞俦交情甚厚,他们的友谊也在这相互唱和的诗歌中得到升华。这首《和广德鲍宫使寄诗》既表达了虞俦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示了他对时代的关切和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