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有吉凶
鹊噪令人喜,鸦噪令人憎。
人心自分别,吉凶属禽声。
舜时有凤鸣,文王时亦鸣。
汉时凤亦鸣,六朝时亦鸣。
凤鸣有吉凶,人不子细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喜鹊叫让人高兴,乌鸦叫让人讨厌。
人们自己分辨,吉凶由鸟儿叫声传递。
舜时期有凤凰在鸣叫,文王时期也有。
汉代凤凰也在叫,六朝时也还在叫。
凤凰叫声有吉凶,人却往往没认真去听。
去完善
释义
舜:古代中国的一位君主,被称为虞舜,是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之一。
文王:指周文王,西周建立者周武王的父亲,建立了周朝的基础。
汉: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总称,这六个朝代的都城建在南京,故史称“六朝”。
去完善
赏析
《凤鸣有吉凶》这首古诗从鸟儿的叫声出发,通过人们的心理感受来引申出人生的吉凶祸福并非完全取决于外物,而在于人们自身的领悟和把握。诗人戴复古以喜鹊的喧闹寓意吉祥,而乌鸦的嘶鸣则代表不幸,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与不幸的自然反应。然而,这样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诗人接着提出“人心自分别,吉凶属禽声”的观点,即内心的分辨才是决定吉凶的关键因素。
诗中还提到舜帝、周文王、汉代以及六朝时期都有凤凰的鸣叫,但人们却并不重视这些声音中蕴含的深意。诗人以此提醒人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自然界的信号,从中体悟人生哲理。同时,也传递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起起伏伏,面对顺境与逆境,人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敢地承担责任,追求真善美,方能实现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复古的《凤鸣有吉凶》创作于南宋末期,公元1245年前后。这时期,南宋政治昏暗、国力衰微,而北方金国政权也逐渐走向末路,蒙古铁骑崛起,东西两线均面临严重外患。
当时,戴复古正值人生的中年期,生活相对稳定,诗名逐渐盛传四方。他以忧国忧民的心情关注着家国之危,用心了解时事,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诗歌之中。在这首诗里,通过“凤鸣”象征国家政局的变动,揭示出世间万事都有吉凶之分,不论是朝廷之上还是庙堂之下,无论是国泰民安还是战乱不断,都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