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倅
菊花虽已过重阳,犹有余英可荐觞。
黄白浅深知几种,要闻高论试平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尽管菊花在重阳节过后,仍然有一些花瓣可以用于点缀酒杯。黄色和白色的菊花,深浅不同,有很多种,如果想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就请尽情地品评和探讨吧。
去完善
释义
1. 李倅:李倅是诗人的朋友或下属,名字不详。倅在古汉语中表示副职或者副手。
2. 过:超过的意思。
3.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是登高赏菊的节日。
4. 余英:指菊花凋零后剩下的花瓣。
5. 可荐觞:荐是指进献;觞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这里代指酒。整句话意思是,尽管菊花已经过了盛开的季节,但是剩下的一些花瓣还可以用来下酒。
6. 黄白浅深:指菊花的不同品种。黄白指的是黄色和白色的菊花;浅深则形容它们的颜色深浅不一。
7. 要闻:表示想要听到对方的意见。
8. 高论:高深的言论,这里是诗人对李倅的敬称。
9. 平章:评说,评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题为《和李倅》。诗中描述了重阳节后的菊花情景。首句“菊花虽已过重阳”点明时令已经过了重阳节,暗示菊花的盛开时期已经过去,逐渐走向凋零。然而作者紧接着用“犹有余英可荐觞”表达了虽然已过重阳,但仍有剩余的菊花可以用于品酒,这是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自然的珍惜之情。
第二句“黄白浅深知几种”描绘了菊花颜色的丰富多样,有黄色和白色等不同的种类,表现了菊花的美丽与多姿多彩。在欣赏这些菊花的同时,作者渴望听取更高层次的议论来评价它们,于是发出了“要闻高论试平章”的感慨。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品鉴菊花的期待,希望借由大家的议论能更深入地了解菊花的韵味和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李倅》是南宋著名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78年前后,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稳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政治压力和文化束缚。
韩淲作为南宋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在青年时期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学子。在他的晚年时期,他成为了一名隐士,过着隐居生活,专注于诗歌创作。
在《和李倅》这首诗中,韩淲表达了他对家乡山水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