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罗浮翠虚吟

标题包含
罗浮翠虚吟
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 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处一沙鸥。 吾将蜕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 说与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 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 指示铅汞两个字,所谓真的玄中玄。 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 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觉四肢无寒热。 后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 个个不是真一处,都是旁门不是真。 恐君虚度此青春,从头一一为君陈。 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 有如迷者学采战,心心只向房中恋。 谓之阴丹御女方,手按眉间吸气咽。 夺人精气补吾身,执著三峰信邪见。 产门唤作生身处,九浅一深行几遍。 轩后彭祖老容成,黄谷寿光赵飞燕。 他家别有通霄路,酒肆淫坊戏历炼。 莫言花里遇神仙,即把金篦换瓦片。 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波翻死如箭。 其他有若诸旁门,尚自可结安乐缘。 有如服气为中黄,有如守顶为混元。 有如运气为先天,有如咽液为灵泉。 或者脾边认一穴,执定为呼吸根。 或者口鼻为玄牝,纳清吐浊为返还。 或者默朝高上帝,心目上视守泥丸。 与彼存思气升降,以此谓之夹脊关。 与彼闭息吞津唾,谓之玉液金液丹。 与彼存神守脐下,与彼作念相眉间。 又如运心思脊骨,又如合口柱舌端。 竦肩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陈楠"的详细信息。因为"陈楠"是一个常见的名字,可能有许多人都叫这个名字,而且他们的生平事迹各不相同。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您所提到的"陈楠"的具体信息(例如:职业、地区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颈用力寻,如此修行近朝晚。 至于别类更多般,举世皆为乐境漫。 这个玄门未易知,得之须是宿缘悭。 若能直下抛妻子,富贵功名不足叹。 弃家修道从兹始,天地神明皆鉴察。 这卷奇书在掌握,一齐收起月波潭。
去完善
释义
1. 嘉定壬申: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 2. 翠虚道人:指作者陈楠自己。 3. 罗浮:位于广东东江之滨的罗浮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 4. 一沙鸥:用杜甫“天地一沙鸥”诗意,表达人生渺小、世事无常的感慨。 5. 金丹火候诀:道家修炼的秘诀,通过掌握火候达到炼丹目的。 6. 琼山白玉蟾:南宋道士,曾从陈楠学习金丹之道。 7. 道光禅师:指白玉蟾。 8. 薛紫贤:宋末元初著名的道教人物,曾任嘉应州知州。 9. 铅汞两个字:指炼丹中的两种重要材料。 10. 真的玄中玄:形容内丹修炼之道的玄妙。 11. 四肢无寒热:表示修炼有所成就,身体阴阳平衡。 12. 野狐精:比喻那些没有真正修道的假道士。 13. 金液还丹诀: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通过金液还丹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14. 采战: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通过摄取别人的精气来滋养自身。 15. 三峰:古代道家房中术的一种理论,认为女性生殖器有上中下三个部位,可以通过性交达到养生的目的。 16. 轩后彭祖:指黄帝和彭祖,他们都是古代传说中长寿的人物。 17. 黄谷寿光赵飞燕:指西汉时期的美女赵飞燕,传说她擅长房中术,最后因为过于追求享乐而死。 18. 通霄路:指通往长生不老的道路。 19. 酒肆淫坊:指酒家妓院等娱乐场所。 20. 金篦换瓦片:比喻用错误的修行方法代替正确的修行方法。 21. 中黄:指人体内的一处穴位,被认为是修炼的重要部位。 22. 混元:指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修炼头顶部位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3. 先天:指人体内的某种能量,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24. 灵泉:指人体内的某种能量,被认为是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神秘力量。 25. 呼吸根:指人体内的一种重要器官,被认为是生命的源泉。 26. 玄牝:指人体内的一种重要器官,被认为是生命的源泉。 27. 返还:指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过程,被认为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 28. 存思气升降:指通过冥想来控制体内气的升降,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9. 夹脊关:指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被认为是修炼的重要部位。 30. 闭息吞津唾:指通过控制呼吸来吸取体内的精华,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31. 玉液金液丹:指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被认为是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神秘力量。 32. 存神守脐下:指通过冥想来控制体内的神,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33. 作念相眉间:指通过冥想来控制脑部的思维,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34. 运心思脊骨:指通过冥想来控制脊髓的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35. 合口柱舌端:指通过冥想来控制舌头的运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36. 竦肩缩:描述一种修炼的姿势,通过调整身体的姿态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去完善
赏析
颈立灵台,吁气于肺寻天台。 更有收心看鼻柱,或教置炁海丹田。 形神相守勿交离,隔绝知觉神内游。 吐故纳新虚静中,自然造化归灵府。 有时乘兴挟妓游,抱琴行乐醉青楼。 灵府分明见天子,桃花笑我共风流。 忆昔往年游嵩岳,白云为伴住山头。 形骸尽悼无牵绊,灵府逍遥任去留。 此道至真妙绝言,为君历历告先贤。 白石青松路非远,近在眼前不见焉。 我今指出元初物,只恐凡夫自新鲜。 一朝不觉飘飘然,六虚之上恣联翩。 打破虚空见佛性,何须待尔丹书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浮山下的翠虚岩,千年古木参天,石竹花开满路旁。南宋诗人陈楠在此写下《罗浮翠虚吟》一诗,感慨罗浮山的美景。这首诗作于南宋年间,时值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文化交融,岭南地区相对安定。 作为一位南宋的诗人,陈楠眼见当时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然而,他仍然能够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慰藉,写下了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游览罗浮山,对这里的山川风光有着深厚的感情。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博罗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这里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和传说。在陈楠生活的时代,罗浮山不仅是道家的修炼之地,也是佛教、儒家的学术中心,各类文化交流频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