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雨

标题包含
喜雨
云酿南山雨,风勾北牖凉。 绿蒲澄水石,丹藕浄池塘。 冷客频牵兴,炎官罢鬭强。 无波真古井,此味淡中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虞俦(1078-1143),字寿老,南宋词人,浙江慈溪人。 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过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飘浮的云朵仿若酿造出南边的雨滴,和煦的风轻轻勾勒着北窗的凉爽。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绿色的菖蒲和澄明的山石,红色的荷花点缀着洁净的池塘。清爽的空气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他们愉悦地欣赏着这风景如画的景色,炎热似乎被这美好的景致消磨殆尽。水面平静得像一口古老的井,感受着这种静谧淡泊之美仿佛品尝到了人生的真谛。
去完善
释义
1. 南山:南面的山。这里可以指诗人所在位置附近的山峰或山脉。 2. 北牖:北边的窗户。这里的“牖”指的是窗户。 3. 绿蒲:绿色的菖蒲。菖蒲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园艺和水景布置。 4. 丹藕:红色的莲藕。这里的“丹”表示红色,而“藕”就是莲藕。 5. 炎官:火神,这里可理解为太阳或炎热的天气。 6. 无波真古井:形容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这里的“古井”通常用来比喻心境的宁静。
去完善
赏析
《喜雨》是宋朝诗人虞俦的一首描绘夏天雨景的诗。开篇两句“云酿南山雨,风勾北牖凉”,通过形象的语言将自然景象巧妙地刻画出来,传达了诗人对雨后凉爽天气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的四句“绿蒲澄水石,丹藕浄池塘。冷客频牵兴,炎官罢鬬强。”具体描绘了雨中景色和人们的心情变化,通过绿色的蒲草、红色的莲花等富有色彩的景物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水景画,同时表达出人们对雨季的期待与欣喜。最后两句“无波真古井,此味淡中长。”则是对整首诗意境的提升,借用古井的意象传达了诗人面对夏雨时的宁静淡泊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是南宋诗人虞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即公元11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但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虞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文人。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然而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百姓的生活状况深感忧虑。 在这个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政治腐败,南方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农民生活困苦,农田干旱严重。虞俦在担任地方官期间,曾多次呼吁朝廷关心民生,重视农业生产。这首《喜雨》就是他在任期间,看到久旱逢甘霖的景象后,有感而发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